提要 Overview

作曲家方岽清生于1981年。他的《梦桥》是为港珠澳大桥而作,形式和品质,也和这个“超级工程”相似、相通。

相关 About

方岽清 Fang Dongqing 青年作曲家

时间:2018-11-01 22:37 南方都市报 侯婧婧

历时三年,打造近50分钟、超1000小节、多乐队声部并行的大型交响组曲《梦桥》

10月24日,“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天,方岽清历时3年创作的大型交响组曲《梦桥》也通过“网易云音乐”平台正式发布。

这是一部由多位中国古典音乐圈的顶尖演奏家联袂录制的严肃音乐作品。古典音乐的初入门者也能感受到其中鲜明的音乐形象:弦乐回环,如海潮迭起;筝音清切,似文人侠客;钢琴打击乐般地强奏,描摹建设者的齐心协力;尾章的进行曲,犹言天堑既通,满目壮阔……

全曲有逾1000小节、近50分钟,多个乐队声部并行。想要调动如此庞大的体量,不仅需要极深的功力,还要倾注无数的心血。

作曲家方岽清生于1981年。他的《梦桥》是为港珠澳大桥而作,形式和品质,也和这个“超级工程”相似、相通。方岽清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他说自己也是港珠澳大桥建设者中的一员,他是用音符筑造了一个交响乐中的超级工程。

结缘梦桥

不是一首歌,而是交响乐

方岽清是北方人,喜欢大海。2015年初,当《桥梁》杂志社长杨志刚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远道而来,请他为珠三角地区一座建设中的跨海大桥写一首歌曲时,他感到新鲜,却并没有立刻答应。创作歌曲对他而言轻车熟路,但从韦副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述中,他已经意识到了这项工程的不凡。

“这座由中国自主研发并建造的、举世瞩目的跨海大桥,会刷新很多项世界桥梁史的纪录,也将改变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版图!”方岽清对南都记者解释,“我觉得,如果我没有亲自到那个地方、全身心感受到它的话,我真的不敢轻易创作这部作品”。

几天后,当方岽清穿戴上救生衣和安全帽,乘着快艇来到大洋之中的建设工地时,在湍急的水流和高耸的桥梁之间,他端着手中的相机,迟迟没有按动快门。

眼前这番景象,是他从未见过,也根本无法想象到的。他来到中铁山桥设在人工岛的一个预制车间,向建筑工人了解港珠澳大桥的建造过程。工人们要在这里生产大桥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到合适的自然条件,再用重型机械拖装到海上,或是海底。在港珠澳大桥的工程中,包括一段全长5664米、世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由33个与航母同等大小的混凝土“管节”在水下对接而成,而且要做到“滴水不漏”。为了这项任务,沉管预制车间的工人们足足花费了6年。方岽清说,在与一线工人座谈时,自己很多次流下眼泪。“我终于明白了一个伟大的工程背后,有那么多人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

采风结束,方岽清对大桥管理局的领导说,他希望创作的不是一首歌,而是一部大型交响乐,将桥梁建设者的壮举、他们所经受的考验和磨难、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片海域的人文历史……全部囊括其中!

2016年底,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已经全线贯通,方岽清心中的“大桥”也逐渐成型。他先完成了一首同名主题歌曲,而后开始落笔这部宏大的交响音乐。如同建一座大桥需要反复推敲设计方案,创作这个命题时,方岽清与管理局领导探讨了很多次,更无数次推翻自己。他先是要确定结构,安排乐章的主题和呈现次序,逐一选定曲式;完成主旋律的创作之后,最耗时费力的工作来了———此时出现在他脑中的,已然是一个由古筝、钢琴、大提琴担任主奏乐器,涵盖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诸多声部的大型交响乐。如果说指挥家的角色是调合颜色,那么作曲家就是提供蓝图的那个人。

方岽清说:“在最后的电脑制谱阶段,对我来说就是,总谱上近30行、数十万个音,都是我用鼠标一个一个点出来的。每点一下我都会经过深思熟虑,到底落在五线谱的哪一条线、哪一个间?”

2017年6月初,全曲的5个乐章终于创作完成,按照演奏顺序,依次为:一首交响序曲《献给岁月》,一首古筝协奏曲《献给历史》,一首钢琴协奏曲《献给建设者》,一首大提琴协奏曲《献给大海》,及一首引子与进行曲《终曲·献给港珠澳》。同年6月29日,在北京和广州进行了首次录音。

4个多月后,方岽清在大桥管理局余烈副局长的陪同下,第五次造访港珠澳大桥。重新走在桥面上,感受着越洋而来的风,远远望见竣工在即、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方岽清突然无法自制地跃上一个钢筋堆,大声唱起了《梦桥》第三乐章———《献给建设者》的主题曲。那种“筑造”的豪情与满怀的骄傲,他又何尝不是感同身受呢?

艺术人生

开启“第二次生命”

“用音乐筑造些什么”的念头,早在童稚时期,就出现在方岽清的生命中。

他的父亲是中国老一辈戏剧家、戏曲音乐家方辰(笔名肖方),河北梆子名剧《钟馗》《哪吒》的创作者,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曾担任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戏曲大院里长大的方岽清,几乎亲眼见证了这些力作的诞生过程,名角儿怎么舞刀动枪、唱科怎么合板,桩桩件件怎样“装配”成一台戏,他从小就看不腻。

7岁那年,他正式拜师学习钢琴,在家被父亲用古今中外的音乐“煲耳朵”。他自然而然地开始了碎片化的创作。

1995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面向全国首招作曲专业初一年级学生。刚接触作曲半年的小方,鼓足勇气参与了这场竞赛,并最终成为4名入选者之一,14岁就独自来到北京,接受国内最高水准的学院派音乐创作训练。他的同学也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好苗子,其中就包括如今享誉世界的钢琴家郎朗。

2001年,方岽清升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先生。叶老师要求他记住,写东西一定要有难度,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艺术”。音乐创作者要用高超的技法表达深刻的思想,这才有含金量,这才是真本事。

2005年,方岽清以戏曲为题创作的大提琴曲《手眼身法步》摘得了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银奖(金奖空缺),被收录在《中国百年经典音乐典藏系列(“室内乐”卷)》,那时他还在读本科;2006年,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得到保送资格,继续追随叶小纲先生读研究生。

在专业上,方岽清越来越得心应手,他的兴致逐渐转向了一个新的领域———摄影,并且成了“器材狂人”。他的第一台胶片相机是曾为《河北日报》主任编辑的母亲送给他的,作为考上大学的纪念,后来,他又自己挣钱养活这个爱好。

2008年,叶小纲赴西藏采风时,方岽清担任随团摄影师。他有点感冒,到了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突然发生了猛烈的高原反应。被火速送进拉萨的军区总医院时,他的瞳孔已经扩大。重症监护室的医生说,这里的死亡率是50%。四个师弟架着方岽清上了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躺了整整七天之后,方岽清才苏醒了过来,但他的肺功能已经严重受损。

“濒死”的体验过去了5年,有一天方岽清在微信朋友圈回首西藏的日子,说它开启了“第二次生命”。以此为分水岭,从那之后,摄影重新变回了一个理性的爱好,而他的音乐创作探向了复杂的形制与深刻的主题。

连接心灵

音乐也是一座桥梁

“重生”之后,方岽清参与的第一部大制作,便是2011年的大型舞剧《亚洲铜·天人合一》。他用音乐营造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意大利罗马喷泉剧院上演时,引发了诸多关注。2015年,他又写了古筝与大型交响乐队协奏曲《禅宗三境》,将天人之思在抽象的层面铺陈、变幻,同样收获了不俗的反响。方岽清告诉南都记者,在创作《禅宗三境》时,他养成了打坐、喝茶的习惯,生活越来越简单,心态变得更加沉稳。“只有这样,你的思想才能深入进去,也才能驾驭更大的题材。”

转过年来,他创作的《侠》再一次震惊业界。这一次他写了古筝、大提琴、钢琴与大型交响乐队的三重协奏,长达8个乐章,起兴于诗圣杜甫遭遇安史之乱、在归家途中所作的长诗《北征》,乐队编制则沿用了贝多芬首演于1814年的作品《“大公”三重协奏曲》。

新作《梦桥》当中,同样有个用古筝当主角的乐章。第二乐章《致敬历史》,是整部作品最后完成的部分。方岽清说:“在这个乐章当中,古筝就是文天祥。”今日港珠澳大桥飞架之处,恰是700多年前,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伶仃洋(又作零丁洋)。时移世变,当年被囚解于元军战船上的民族英雄,何曾想到科技的发展,会让沧海变成通途?方岽清用器乐的此消彼长摹拟时空转换,希望今人能与千年的文脉相接,胸中仍存慷慨之气。

也许正是因为用了3年时间才谱出了这部作品,方岽清对“桥”这个意象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他再一次发现,他创作的音乐,与眼前这座桥梁何其相似!音乐也是一座桥梁———作为人类通用的语言,它连接的是彼此的心灵。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受访者供图)​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