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斯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 俄国作曲家 |
斯特拉文斯基 - 芭蕾舞剧《春之祭》 Stravinsky: The Rite of Spring |
2009-06-17 13:26 新芭音乐网 许海峰
许海峰/文
斯特拉文斯基的名字在乐迷中不会再觉陌生了吧,因其在二十世纪音乐史上的地位早已板上钉钉,发烧友们不会在他的音乐响起时一惊一乍了。斯特拉文斯基有点像画家毕加索,在艺术界中扮演了一个变色龙的角色,一生风格数变。不过花样翻新尽在形式语言,不涉社会现实,也并不怎么能触及思想和灵魂。尽管他也写过诸如《圣诗交响曲》等宗教题材或《浪子的一生》等关于人生的作品,在总体上还是倾向于形式大于内容。所以进入二十世纪中后,形式语言五花八门,斯氏的风头便被新一代的后浪盖过,作品听来便有“隔夜”之感,常新的反而显得旧了。在同乡肖斯塔科维奇身上,我不会有这种感觉,作品多写一时一事,但深刻隽永,历久常新,何因?因肖氏紧贴了时代的脉搏,狠触“人性”这根敏感的神经,把握住了关于“永恒”的主题。总之,在斯氏之后,现代音乐进入了空前繁盛的繁殖期,论深度,论广度,论极端性,都有佼佼者,斯特拉文斯基便较少有人提了。不过这倒无损他“始作俑者”的历史地位。他后来的作品尽管不乏珠玉之作,但深刻者不多,能留在爱乐者(包括我)心目中的,还是早年的三部芭蕾舞剧。
在这几套斯氏赖以扬名立万并继续为其后人带来高收入(包括乐谱和唱片的出版发行)的作品中,单论聆听,我选《彼得鲁什卡》。《火鸟》无论听还是看,都属于我厌弃之列。而对于最激烈、影响也最广泛的《春之祭》,我的感受是复杂的。我已记不起最早引起如此强烈反应的现代音乐作品还有哪一部了。1913年5月 29日晚,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大剧院由德吉列夫领导的俄罗斯芭蕾舞团首演《春之祭》引起了音乐史上空前的大骚乱,高雅的法国人吵声震天,老拳相向,二十岁(编注:应为三十一岁)的斯特拉文斯基跳窗逃逸。。。。。。日后,也只有亨策的清唱剧《梅杜萨之筏》和约翰·凯奇的《黄道十二宫》的首演,才有如此戏剧性的精彩场面吧。前者是一群学生挥舞红旗冲上舞台(因亨策是左派),乐手拒演,因来警察干预。后者是由于作品抽象晦涩,未演至一半,观众已嘘声四起,走得一个不剩。对了,当时的指挥,是大名鼎鼎的伯恩斯坦,他指挥的《春之祭》,后面还会提到。
《春之祭》之所以引致大骚动,乃因其原始野蛮与直率,这是对十九世纪欧洲文化传统的挑衅。艺术史,毕竟需要不断的刺激的,不然,所谓的“传统”便会僵死。今天,这部作品已作为现代派经典永远载入史册了。而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最初不过诞生于作曲家一个一闪而过的念头。斯特拉文斯基在自传中写到:“我象见到一个庄严的偶像崇拜仪式,年老的智者们围成圈席地而坐,眼看一名少女舞蹈直至死亡,他们要把她作为春神的祭品”。这幅活生生的史前俄罗斯部落祭祀图景,最终被斯氏写成一部紧张、火爆、刺激的芭蕾舞剧。
《春之祭》以组曲形式写成,分白昼与黑夜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大地的崇拜”。序奏以大管吹出一首民歌,悠远、古老而神秘。表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景。“少年之舞蹈”弦乐在低音区短促而猛烈地顿响,表现生命之搏动。“抢婚游戏”展示出人类的原始本能,野蛮而热情。“春天的轮舞”采用俄国民间风俗性的艺术形式,在单簧管的“引领”后,乐队奏出沉重的轮舞曲。“部落争戏”——“智者之列”——“大地之舞”把两个调性不协和的粗犷而古朴的铜管乐旋律合在一起,象征严酷的统治力量。一个极弱的泛音和弦象征着智者对大地的亲吻,开始了大地之舞。乐曲的第二部分叫“祭献”。“序奏”是一首“夜曲”,既有印象派的朦胧色彩,又有斯氏冷峻的管弦乐音响,烘托出黑夜的气氛。“少女神秘的舞蹈”以六个声部的中提琴奏出主题后,单簧管又奏出另一个不安的主题。“对当选少女的赞美之舞”,音乐以短小的节奏音型重复、变化、拼接出原始部落人的僵直的舞蹈形态。“祖先的召唤”是个短小的舞蹈段落,前一段平静单调,“祭祖仪式”开始,英国管和长笛在乐队其它乐器奏出的强烈节奏上对话,直至法国号吹出壮丽的主题。“少女的祭献舞”是整部作品的高潮,音乐随少女的舞姿越发狂暴和猛烈,直至她倒地死去,人们在热烈和兴奋之中把少女的身体置于神坛下。这个段落也是第二部分最有趣的,斯特拉文斯基打破了传统观念,以节奏为主导,音乐一开始便是频繁的节奏转换,把旋律、和声都一一卷入了节奏的漩涡。
对于发烧友来说,没有比版本比较更有趣的事了。单从音乐聆听的角度,《春之祭》有一个版本就够了,前提条件当然是演录俱佳。问题是以现在的角度,对于这部作品来说,比较录音似乎比比较演绎更对景,所以发烧友们的所谓版本学,便是把精力集中在音效上。这自然不错,但我以为所谓的音效好坏,必得围绕音乐和具体的作品来谈,离开这个本体空谈音效,是发烧之弊。《春之祭》内涵并不深厚,无非原始、古朴、野性而已,能演绎出远古的神秘感自然更好。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音乐语言上,其贡献一在不协和音,二在音色运用,三在节奏多样。反映到音响上,便要求定位准确、音场宽阔、声部关系清晰而平衡、乐器质感强等等。我倒不在乎什么高频低频、厚薄肥瘦,有些人专去听一段大鼓或一段弦乐去“检测”系统,我觉得意义不大。割裂了与音乐的整体关系,这样对欣赏音乐、提高音乐与音响的鉴赏力,没什么好处。
以《春之祭》的几个艺术特点,用今天的音乐审美标准衡量,已是小儿科,多数指挥以及乐团皆能应付自如,尤其中青年一代指挥,几乎没有未玩过此曲目的。同时,这个曲目也是乐团素质和唱片公司录音技术的试金石,不过以现时的科技,录这样的曲目,也可应付自如了。这部作品作于二十世纪,对各种条件的要求高,所以与许多传统经典曲目演录的“新不如旧”不同,好版本尽在“新”中,选择也较多。先来看老一些的录音吧。斯特拉文斯基对此曲首演者蒙都的评价是“只有蒙都可以指挥好我的音乐”,老人家言重了。当时有能力并且也愿意指挥现代作品的人不多,斯氏语出偏执并不奇怪。但纵观二十世纪下半期的大指挥家,几乎没有指挥不好该曲的。返观蒙都,据他自己称指挥该曲时并不轻松愉快,而是象我初听时那般头昏目眩。他的录音版本固然好(RCA),但除了朴实一项与曲意相合,其它的倒未见超群。很难设想一个老派绅士(当时还不太老)能演绎出那种粗犷、野蛮的原始气息。况且当时的录音水准尽管能保留较重的音乐味,但其它指标皆与今天的不在同一档次上。所以比它好的版本尚有不少。马克维奇,一代名匠,也是推广现代音乐的功臣,演绎自然一流,难得的朴直、大气。只是EMI的低价版音质乃至外观制作都较差。倒是后来一家英国小厂把此录音与马克维奇早年的一个单声道录音合在一起发行的版本更有价值。在BBC传奇系列中,马氏也有一个现场录音,不过我未听过。这部作品,需要粗涩、厚重的音响,素俄和美国的乐团最适合。可惜前者少见,好在后者倒不少。如杜拉提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DECCA)或指挥明尼阿波利斯乐团(Mercury)的版本,列文指挥大都会歌剧院乐团的版本(DG)以及马泽尔指挥克利夫兰交响乐团(Telarc)、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DECCA)和穆蒂指挥费城交响乐团(EMI)的版本。当然还有斯特拉文斯基自己指挥哥伦比亚交响乐团的版本(CBS/SONY)。与“ 专业”指挥家们的录音相比,斯氏演录反而并不是最“精确”的版本,可以听得出指挥手法并不熟练,却因此换来一个清新的艺术面貌,并带来许多自由速度的变化,音响是朴实而厚重的,音乐味也浓,是个既有欣赏价值又有纪念价值的版本。穆蒂的版本音响火爆,音色鲜活、生动,色彩变化丰富,是近年难得的好版本,这也得益于斯托科夫斯基和奥曼迪等人一手打造的“费城之声”。马泽尔与克利夫兰的版本当然也好,除却气势,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室内乐般细腻的演奏,这也是克利夫兰的一贯特点。不过总体上,这个演绎无甚观念上的突破,偶尔还有些俗气,这也是马泽尔的老毛病。杜拉提是演绎此类曲目的顶尖高手,哪怕指挥欧美乐团也不失其泥土味,生猛活泼、热情洋溢是其一贯特色。他录的两个版本都好,不过Mercury的唱片在档次较低的音响系统上会过于明亮,较难播好,所以选 Decca版的较佳。列文的版本只有一个粗糙的大构驾,无充实的内容,无具体的细节,音色油滑无多样的变化,所以不作推荐。但这张唱片有个特点:低频潜得较深,可以用来检测系统的能力。索尔蒂的版本高踞TAS榜,在乐迷中早有佳评,不作累述。以索尔蒂的性情与指挥手法,这类不强调思想深度而较具音乐动力性的作品最适合他,这也是索尔蒂指挥得最好的唱片之一。同在TAS榜上的安塞美的版本(DECCA)我却并不欣赏。安氏在指挥界的地位无庸置疑,以指挥舞剧并以管弦乐色彩著称,但风格偏雅。旗下的瑞士罗曼德乐团其实是法国式乐团,演大型曲目时偏清淡。对《春之祭》的演绎,几乎是舞台伴奏式(与其他人交响式的指挥恰成对比),尽管定位准,声部清晰,空间感和质感皆强,但过于细腻和透明的水彩画般的色彩变化显然不适合该曲目。布列兹是现代作曲界和指挥界的双料大师,斯氏音乐是其研究重点之一。但我不推荐后来的自称更成熟、更完整的录音(DG),那经过精心设计和修饰的录音制品,充满人为痕迹,与原始、野性相去甚远,不若早年的版本(CBS/SONY)那么自发和生动活泼。相反的情形出现在伯恩斯坦身上,早年指挥纽约爱乐的版本(CBS/SONY)不是不好,但后来指挥以色列爱乐的版本(DG)是现场录音,毕竟更热情而自然。
大公司的录音(包括现场)大多经过剪接、修补和混音,刚才提到的伯恩斯坦版也不例外,这对真正欣赏音乐,爱好“现场文化”的爱乐者来说不免遗憾。我宁愿听没做过手脚的真正的实况录音,那是指挥和乐团真正水平的体现,哪怕稍有瑕疵,哪份真切、自然与现场感,非精美的录音室制作可替代。这样的版本我有两个,其一为Orfeo发行的由梅塔指挥维也纳爱乐的萨尔斯堡现场,另一个则由前东德指挥凯格尔指挥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录于七十年代。两个版本比较着听实在有趣。论素质,论合奏完成度,论整体性,当然前者胜。但我更偏好后者,序奏过后,各乐手各声部各乐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一群饥饿的困兽,牢笼一开便要狂奔而出。尽管演奏粗糙,时有错音,声部偶有散乱,但乐手们全情投入,兴奋不已,整个演奏热气腾腾,录音又真切自然,真可谓“生猛”至极,边上的观众听众,最容易被打动!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