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唐若甫 Tang Ruofu 独立乐评人 |
时间:2016-08-10 10:21 音乐周报 唐若甫
文 | 唐若甫
每次步入电影院或音乐厅,总会被五颜六色的海报所吸引。海报起到的就是广而告之,促进消费的作用。因此,在演出海报、书籍腰封、电影预告片和演出推介会上,时常会有几句名人名言或者媒体摘引,来突出文化产品的优越性,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
尤其是在演出领域,在拥有话语权就拥有权威性的当下,占领话语权阵地和权威性制高点成了营销宣传的重头戏。如何做到这两点有很多种途径,最易掌控和最低成本的,便是在主办方自制的海报和宣传品上,以媒体摘引抛下诱饵,继而刺激消费。在国际层面,海外的团体和音乐家乐于将权威大报或杂志对自己的正面评价摘引而出,放在开头或显眼处,以起到威慑力。这些摘引也随着音乐家们的国内巡演,被译成中文出现在中文的海报及宣传品中。比如,10月来华演出的伊凡·菲舍尔与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不少主办方便在海报里放上了来自《纽约时报》和《独立报》的两句摘引。在其他诸多场合,来自《美国音乐年鉴》、《留声机》、《BBC音乐杂志》、《金融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和《法兰克福汇报》等国际报刊的摘引广受偏爱,并随着音乐家的国际巡演而被译成多种文字,包括中文。
在这片媒体摘引歌舞升平的花好月圆下,似乎中国媒体被华丽丽地忽略了。仅以布达佩斯节日管弦乐团为例,这支乐团此前至少两次访华,且都由伊凡·菲舍尔带队,巡演所到之处无疑都诞生了诸多报道和少量乐评,但此次竟然无一被摘引,也无一被主办方提及。当费城交响乐团和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等大团接二连三地访问中国时,由于每次主办方的变更,对前次演出的盛况和佳评也都避而不谈,似乎从未发生过一样。
久而久之,在媒体摘引领域,便出现了中国媒体的真空地带。或者可以称之为一个怪圈。在这个怪圈内,主办方洋溢着严重的崇洋媚外,中国媒体四散着浓郁的本土无视,到处都充斥着西方意识形态大旗下的审美观,少有属于中国的独到见解。这一通病不仅多见于海外来访的艺术家的媒体摘引,也蔓延于中国本土的音乐家。他们视海外乐评的摘引为灵丹妙药,对本土乐评多视而不见。
一些缺乏主见的中文媒体在这一真空地带中推波助澜。它们对《留声机》评选的20大乐团头头是道,对“古典调频”电台选出的十大钢琴家,或者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登的八大乐团,还有英美两本歌剧杂志的歌剧大奖不惜笔墨地评头论足。大部分文化类媒体缺乏自信,它们过度依赖外来观点支撑文化高度,依靠新闻通稿淡化文化自强,却从未想过评出自己的十大乐团、五大指挥、年度人物、最差制作、年度新人……于是,媒体的话语权便在主办方的强大的宣传攻势和中文媒体的低眉顺目之下,慢慢交到了外媒手里。
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典音乐行业无视中文媒体摘引,首先是主办方文化自信匮乏,过度依赖外方提供的材料,缺失主观能动性所致。除了演出前推票的积极性,主办方应将更大精力投入到演出后的评论搜集中去,整理造册,摘引经典,以供后用,或翻成英文,反推至国际社会。
其次,中文纸媒都应加强乐评板块建设,组织起具有独立精神,能言善辩,敢说真话的社会乐评队伍。中国有格调有品味有文化的英文媒体,开办乐评栏目,以观点而不是资讯取胜才是王道。目前这些英语报纸,乐评均为空白,不失为一大遗憾。
香港管弦乐团在2006-08年使用在北京出版的《留声机》中文版对其的一句评价为提纲挈领。对于来自中国的声音,融入国际社会并主导国际格局,本土乐评也是国际乐评,这将是媒体摘引的至高境界。希望有一天,《留声机》能报道中国媒体评选的全球十大乐团新闻。这也许不是梦。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