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乐评 music critique |
时间:2016-11-19 22:57 音乐周报 吴跃华
文 | 吴跃华
看到唐若甫在《音乐周报》上的《文艺作品同样需要“质检”》一文,想起了年初其《让乐评成为古典音乐的质检》,既然乐评如此重要,那乐评文章看来更需要“质检”。
唐君今文开头便指责我国长期以来,“文化、文艺作品的质检”属于“管理界无为而治”。这“指责”严重不符合事实。(1)文化作品管理的法律层面有《著作权》法,行政层面有国家新闻出版署,学术层面有各种期刊、书籍出版的专家审稿制度。(2)艺术作品管理除了上述法规、制度外,各领域都有法规,如跟美术作品有关的《拍卖法》,《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中还明确提到“鉴定、评估、商业性展览等服务”内容。其实,早在1918年,美术界丁悚等人成立的“天马会”就开始采用“审查员制度”,如今的书画鉴定甚至都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质检”体系。(3)表演作品方面至少有八部法规直接管理,其中2005年颁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规定“营业性演出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合法”、“演员不得以假唱欺骗观众”等内容。此外,还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评审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表演也均有规定。尽管目前演出市场还不完善,但唐君指责我国演出行业是“无序发展”,这纯属信口开河。
唐文接着还批评关于表演艺术作品质量的两种看法即“价值多元论”和“票房论”,并意在用“唯物主义的价值观”来断定“这两种观点都不符合”有“质检”存在的事实。笔者批驳如下:(1)我国当前“唯物”的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票房不等于质量,但真“票房”也是广大人民对艺术作品质量需求的一种反应,尽管这不是绝对的,但彻底否定票房不符合“唯物”的价值观。且提出闻名世界的“全面质量控制”理念的大师阿曼德说:“质量是顾客所评价的,而不是公司认定的。”(2)从价值的客观性方面来看,马克思的唯物观强调“存在决定意识”,即从“实践”出发来考察价值。这方面,与唐君同期的唐朴林的《听不懂方言,如何字正腔圆》正好就是个范例。唐先生从我国朝鲜族、蒙古族、苗族、侗族长期音乐实践中出现的“微分音”、“呼麦”、“飞歌中的微降音”、“大歌的多声”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认为这些艺术类别难以分出优劣,并引用冯光钰的话从传统美学角度进行佐证,这样得出的结论,即使你不愿赞同,从理性角度看也是比较严谨的论证。相反,唐君在毫无逻辑论证的情况下,便对“艺术不分高低贵贱”的观点给予彻底否定,不去从我国实践出发提出理论而对自己搬来的英国体系却在毫无批判的情况下便进行推崇,这与“唯物”的价值观是相悖的,也更违反了“唯物观”中的辩证法精神。
当然,唐君也可能会否认,唯物主义理论很多,不是只有马克思主义一种。通常的唯物主义强调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作品本身蕴藏着满足人们需要的“质量”,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质量”是可以“检测”的。如真是这样还真简单了。但美学家茵加尔登的名著《音乐作品及其本体问题》得出的那“作品”只是“意向性存在”,且围绕这部名著还引发了国内几乎所有知名音乐美学家都介入的关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大讨论。李曙明、牛陇菲、蔡仲德等专家还就“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理论即“音心对映论”争论长达二十年。但直至今天,谁也不敢说能拿出让大家都认可的标准答案。音乐美学家茅原的著作直接叫《未完成音乐美学》,言外之意即音乐作品的理解永远都是“未完成”的。如此,唐君又能拿出什么样的“标准”来检测呢?
唐君可能立即会回答说英国不是拿出来了吗?那我们再来看看他“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后拿出的是什么吧。唐文介绍说这是“通过自我评估、同业评估和大众评估”来做出鉴定的体系。唐文前面在否决“票房说”,这里出现了“大众评估”,前面要“唯物”,这里出现了“自我评估”,即使提到的“同行评估”,我们这没有吗?世界上哪个地方不会这招呢?英国这体系也只是强调多类“人”参与的评价啊,没见到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质量标准”在哪里。且这“三结合”的评估方式也并不新鲜。但唐君却把它吹捧为“具有突破性的借鉴价值”的鉴定体系。仅吹捧一下也就罢了,唐君为了吹捧这,非要把我们国家说成是“三无”现象,即除了“管理界无为而治”外,还有“评论界无动于衷”、“消费者无能为力”。乐评界居其宏的专著《争鸣与求索》、杨燕迪的《音乐解读与文化批评》、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等这样的乐评著作乐评界几乎无人不知。我不明白,唐君怎么好意思说是“评论界无动于衷”呢?流行音乐演出现场,经常出现对唱得不好的演员直接高喊“下去、下去”,尽管这有点不礼貌但至少说明消费者并不是如你所说的“无能为力”。中国从古自今一直用“滥竽充数”这故事来教育人;戏曲界演出甚至至今还有喝倒彩的惯习。即使观众达不到唐君要求的也不能说这就是“无能为力”吧。
2015年新闻报道说:“上海国检局披露一个利好消息:自贸区内进口文化艺术品交易不需要再办理CCC认证了”,而唐君今却要“把艺术作品的质量关进制度的牢笼”。为了推销自己的主张竟然连“牢笼”这词都用上,这样真的好吗?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