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沈西蒂 Shen Xidi 中提琴教育家 |
时间:2017-05-16 23:13 网络
中提琴家:沈西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若有一种力量能让人百折不挠,奋然前行,那必是一种愿意为之殚精竭虑的使命感,所孕育的迸发着不懈追求的神奇动力的力量。在中国中提琴的发展史上就有这样一位人物,她对中提琴事业执着追求,用中提琴的袅袅之音向人们传递着这种催人奋进的力量、甘于付出的精神。她便是中国著名中提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沈西蒂。
“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中提琴,它很适合我。”
1939年11月,沈西蒂出生于四川重庆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作家,母亲是翻译家,家中文化氛围浓厚。她自幼跟随大姐沈灿学习音乐,1951年进入行知艺术学校开始了专业的音乐学习,后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少年班(即上音附中的前身)。她师从王人艺教授、郑石生教授、郑延益教授等艺术名家。王人艺教授这位曾经指导过国歌曲作者聂耳的小提琴家,他对于教育事业的执着,不止让沈西蒂在琴艺上进步很快,而且对她日后的教学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郑延益教授注重人与乐器的关系,技术分解的“拆装”理念等对沈西蒂日后追求研究中提琴演奏和教学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成绩优秀,1957年,沈西蒂直升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学习。1958年,革命热情高涨的年代,19岁的沈西蒂当时作为上音一名小提琴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了当时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和何占豪、陈钢、丁芷诺、俞丽拿、张欣等一同为创作中国民族化小提琴作品,为西洋乐器能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而积极尝试。后来实验小组参加《梁祝》的创作试奏等都为《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诞生创造了锻炼的过程。
当时的沈西蒂对细腻委婉的中国韵味曲调颇有体会,老师们都认为她是一个小提琴的好苗子,但是一个意外的事件,让她进入了中提琴专业领域。那是1961年,吴菲菲由于手部受伤不得不退出了刚刚从柏林载誉归来的“上海女子弦乐四重奏组”,为了不影响演出,沈西蒂自告奋勇以中提琴手的身份加入了这一组四重奏。
随着“上海女子弦乐四重奏组”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沈西蒂对于中提琴演奏艺术的追求,也越来越深入,谁知道一次偶然的“救场顶班”,却让沈西蒂与中提琴从此结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缘分。毕业后,作为小提琴教师的她,同时也开始了中提琴学科的教学工作,尽管随之而来的十年浩劫,中断了学校的正常教学,但中提琴已经成为了她艺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业,潜心其中,就再也无法分离。
文革结束之后,百废待兴,中提琴在中国也迎来了它发展的契机。中提琴有着充满热情而略带忧郁的音响,介于小提琴和大提琴之间。其外形和小提琴几乎一模一样,但音域比小提琴低五度。其音色柔和低沉,非常适合表现深沉与神秘的情调。中提琴虽然在多个时期均受到作曲家的青睐,但其最主要的表现并不在独奏,中提琴那最具相融相合的性格使它在交响乐队中具有其他乐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成为各种不同室内乐组合必不可少的成员。
然而,拉好中提琴并不易,凑合一下却也不难。在条件尚不成熟的年代里,国内绝大多数交响乐团的中提琴声部,往往都由小提琴声部较弱的演奏员转任,以至于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中提学生也多半是报考小提专业成绩较差的改学中提,只有极个别是因为喜爱中提琴而学的,所以优秀的中提琴家自然也是凤毛麟角。同时,中提琴的社会认知度亦有限,许多观众甚至分不清它与小提琴的区别。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提琴学科的发展空间自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与海外交流的日渐频繁,中国交响乐团的水平日益提高,对于优秀中提琴演奏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上海音乐学院把完善中提琴学科建设放上了议事日程。作为当时国内少有的具有丰富演奏经验的中提琴手,沈西蒂开始专职从事中提琴教学。这中提琴一教就是一辈子,抚今追昔,年过古稀的沈西蒂在回想这段琴缘时很诚恳地感慨:“我很幸运地遇到了中提琴,它很适合我。”反观中国中提琴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沈西蒂与中提琴结缘,从一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年代中走来,到开创了今日繁华的景象,她付出的青春韶华,伴随着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专业跃居全国首屈一指。这何尝不是中国中提琴学科建设之幸运呢?
“教学和拉琴都是我最喜欢的事,它们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使我感到其乐无穷!”
半个多世纪以来,沈西蒂一直工作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第一线,对中国中提琴事业倾注了一生的热情,其教学成果,完全可以用硕果累累来形容。
-
萧红梅,日内瓦音乐比赛得奖者、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中提琴教授;
-
刘韵杰,旧金山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旧金山音乐学院教授;
-
陈清,巴西国际中提琴比赛第二名,凤凰城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
-
邵婧,西班牙国家歌剧院中提琴首席;
-
郑闻晓,慕尼黑ARD中提琴比赛银奖,巴伐利亚广播乐团首席;
-
徐沛珺,第六届尤里·巴什梅特国际中提琴比赛金奖,任教于法兰克福音乐学院……,
-
在国内交响乐团中任职的更是大有人在,例如上海交响乐团14位中提琴手,其中有13位都是师从沈西蒂教授。
除了这些卓有成就的演奏家,沈老师更是帮助过不胜其数的来自全国各艺术院校的中提琴师生,甚至来自偏远地区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有人曾经盛赞沈西蒂是中国中提琴专业的“泰斗”,她说“这个称呼我担不起,其实教学和拉琴都是我最喜欢的事,它们几乎是我生活的全部,使我感到其乐无穷!” 尽管今天在大家看来与沈西蒂教授相伴的是掌声与鲜花,但一路走来,甘苦自知。八十年代初期,中提琴的学科建设处于初创阶段,连国际通用的大部分教材国人都没见过,更不要说教学上与国际接轨了。通过一些国外专家的来访,上音获得了一些中提琴乐谱,其中不少是老师们也未曾接触过的。沈西蒂每每认真揣摩练习,向外国专家频频请教,有了心得再传授给弟子。虽然教学是留校任教的沈西蒂的第一要务,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舞台演出,她认为:没有舞台演出经验在教授演奏专业学生时,好像缺乏了艺术的灵魂。从六十年代“女子弦乐四重奏”到九十年代“俞丽拿女子四重奏组”,她始终坚持着,成为中国乐坛的一名铿锵玫瑰组中的元老,她说她喜欢和大家在一起,这样特别有干劲。她严格要求自己,曾说“我从不满意自己的演奏,因为它还达不到自己的审美标准”。她还频频参加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演教结合,深化造诣,丰富自己的曲目积累。1985年,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46岁的她当起了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随舍蒂夫卡教授学习,在那个经济条件还较窘迫年代,她省吃俭用,勤工俭学,自费购买了大量唱片与乐谱回国,为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不可或缺的文献。舍蒂夫卡教授在演奏方法和教学方法上的慷慨传授,也进一步坚定了沈西蒂从事中提琴教育的信念。
在此阶段,上音附中也设置了中提琴专业,沈西蒂和吴菲菲共同筑建了上音中提琴专业“本科与附中一条龙”式的教学体制,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教学合作。
-
1999年,沈西蒂教授招收了第一位中提琴专业的研究生盛利,他毕业后也留校任教;
-
最近,因《舌尖上的中国2》而为大众所广泛关注的中提琴国际比赛金奖获得者沈子钰便是他的学生;
-
随后,出国跟随美国中提琴泰斗唐·麦基宁斯教授学习的刘念也回到母校任教;
-
2005年西班牙广播交响乐团首席著名亚裔中提琴演奏家蓝汉成也被引进到上音任教。
就此,在沈西蒂教授的布局之下,上海音乐学院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的教学团队。她的爱才惜才,使上音中提琴专业增强了师资力量,保持教学的青春活力,让上音的中提琴专业更加活跃。正可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好扎实的基础、重视发音训练、理解和掌握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理念是沈西蒂长期坚持和贯彻施行于实践中的教学理念。沈西蒂那严格要求自我,不断充实和提升自我,并孜孜不倦、潜心教学的精神同样在她的学生以及同行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上无难事,凡事最怕“认真”二字。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认真做人,认真从学,人格的感染融入她的谆谆教诲中,就像由中提琴演奏出来的深沉美妙的乐曲,常常萦绕在莘莘学子的心间,时时跃动着热情的音符,时时流露出温暖的爱。
“我的性格比较中庸,不喜欢和人争,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努力地干。”
上音中提琴教学团队建成后,近些年来,在演出实践、活动比赛、教材编写、作品委约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上海音乐学院中提琴乐团“Ensemble viva la viola”成立于2007年,是全国第一支具有专业背景的中提琴室内乐团,由中提琴专业全体师生组成,致力于让每位中提琴专业的同学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这样的教学实践,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加快了同学们的进步步伐。尽管学生每年都有更替,但乐团保持着稳定的水准,这与每位老师的全情投入有着极大的关联。沈教授在年过七旬后,依然场场参加,给老师学生们作出了榜样。
与小提琴与大提琴相比,中提琴在世界音乐教育范围内,其实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教材不够充足,不够系统化的问题。这是中提琴教学的瓶颈,但这也是一个挑战,一个机遇。因为在教材编写上,中国与国际的同仁们,其实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中提琴中国作品曲集》、《中提琴协奏曲选编》、《中提琴初中级教材及考级曲目选编》、《为两把小提琴与中提琴而改编的巴赫创意曲》等相继问世,《中提琴室内乐乐曲选编》正在编辑之中。
在世界中提琴文献曲库中,中提琴的多乐章协奏曲数量极为有限,上音中提琴教学团队委约著名作曲家李自立创作了《第一中提琴协奏曲》,由刘念首演,获得的圈内一致好评,中国也有了自己的中提琴多乐章作品。此外,徐孟东、何训田等作曲家的中提琴新作,也都由上音中提琴师生完成首演。
自2007年至今,“我为中提狂”中提琴艺术节已经成为了该领域中重要的品牌活动,不仅吸引了国内的同行们的积极参与,还迎来了不少国际一线演奏家的纷纷到访,今井信子、塔美斯提特等多次到此举办大师班,举行音乐会。艺术节更为推出新人举办了中提琴比赛、教学展演等活动,搭建了一个促进中提琴发展的良好平台。
在这个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教学团队的带领下,上海音乐学院的中提琴专业课《中提琴演奏艺术》于2007年成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2009年升格为市级“精品课程”;在中提琴教材和演奏曲目上创造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培养出的优秀全面的中提琴演奏人才越来越频繁地获得了国际的认可和青睐。
2009年,上音中提琴专业成立五十周年,也正时逢沈西蒂教授七十寿辰。回首50多年来中国的中提琴发展史,上海音乐学院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缩影,它让中提琴逐渐摆脱小提琴附属品的角色,确立了中提琴专业学科。“教育者并无其他,唯有爱及榜样”,在沈西蒂等几代艺术家薪火相传的努力奉献中,中国的中提琴事业在风雨飘摇中茁壮成长、蓬勃发展。
时任国际中提琴协会主席的维杜里希专程到上海,在上海音乐厅《我为中提狂——70把中提琴音乐会》的现场为沈西蒂颁发“中提琴杰出贡献大奖”,沈西蒂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中提琴家。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道,“上音有许许多多教师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我只是做了一位老师应该做的事。我们努力将中提琴这一有意思的小众艺术普及开来”。
艺术教育的星点创造,照亮着人类的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沈西蒂总是用最质朴诚挚的语言表达着她“我为中提狂”那份令人钦佩的力量。这仿佛中提琴的吟唱,沉静而谦逊,厚积而薄发,深沉而宁远,无争而和谐。绵绵不觉中,如不张扬的花开,无邪而充满坚定的生命力……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