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这位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作曲家,他的一生与20世纪上半叶众多天才相关联。斯特拉文斯基以及他身边的天才们构成了20世纪一幅重要的艺术版图。

相关 About

斯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 俄国作曲家

时间:2017-05-17 22:54 《音乐爱好者》 夏宏

文章节选自《音乐爱好者》2012年第11期,作者夏宏,内容有改动。

这位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重要作曲家,他的一生与20世纪上半叶众多天才相关联。他是作曲家里姆斯基·卡萨科夫的爱徒、俄罗斯芭蕾舞教父佳吉列夫的爱将以及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挚友,此外他还是时尚女王可可·香奈儿口中的情人。斯特拉文斯基以及他身边的天才们构成了20世纪一幅重要的艺术版图。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爱徒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虽然从小热爱音乐,但因为身为歌唱家的父亲反对他从事音乐,因此他早年进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法律。机缘巧合的是,在他的大学同学里有一位竟然是民族乐派“强力集团”成员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小儿子弗拉基米尔。

1902年夏,在弗拉基米尔的引荐下,怯生生的伊戈尔被带到了正在德国海德堡休假的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面前。对于伊戈尔带去讨教的一些钢琴习作,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不置可否,但他鼓励伊戈尔继续学习专业的作曲,同时告诫伊戈尔千万别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而应跟随他私人学习。

大学肄业后,伊戈尔就全身心地追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学习音乐理论,从和声、复调、曲式到配器一应俱全,每周两次。在此后的六年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不仅成了伊戈尔人生中的唯一一位专业导师,而且事实上也被伊戈尔视为第二个父亲。这种学习一直持续到1908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去世为止。1907年他完成了题赠给其业师的《降E大调交响曲》,在老师去世后他又创作了一首《葬礼悼歌》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而那首创作于1908 年的《幻想谐谑曲》还是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具体指导下得以杀青的,也正是这首作品成为他日后音乐事业辉煌时代到来的一个契机。

佳吉列夫的爱将

《幻想谐谑曲》1909年2月6日,由钢琴家兼指挥家西洛季(李斯特最出名的学生,也是拉赫玛尼诺夫的表哥和钢琴教师)指挥上演。这首已然褪却了老师印迹并带有法国印象派风格元素的作品顿时吸引了在场的一名听众,他就是正踌躇满志地计划将俄罗斯歌舞带到法国巴黎去展示的著名艺术活动家兼演出经理人谢尔盖·佳吉列夫。佳吉列夫以其敏锐的艺术嗅觉感受到了隐藏在作品中的巨大创作潜能,于是他当即找到了伊戈尔,委托这位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为计划来年在巴黎歌剧院上演的一部新的芭蕾舞剧创作舞剧音乐。这,催生了伊戈尔的成名作——《火鸟》的横空出世。

1910年伊戈尔应邀前往巴黎,出席了《火鸟》的最后彩排以及同年6月25日在巴黎歌剧院那次成功的首演。《火鸟》的首演成功使伊戈尔几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具有世界声誉的作曲家。作品那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以及构建在俄罗斯民族乐派与印象派基础上又具有瑰丽的色彩配器与交织着自然音阶与半音音阶音程为特点的和声手法,形成了作曲家第一个创作阶段——原始民族主义的诞生。而在他其后的两部著名的芭蕾舞音乐《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里,他的这种创作个性更被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春之祭》于1913年5月29日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首演时几乎酿成了近代音乐史上一场空前的大骚乱,被保守派人士斥为洪水猛兽。正如英国音乐评论家欧内斯特·纽曼(Ernest Newman,1868-1959)指出的那样:“他的音乐完成了由过去的原始主义(Original)到如今的土著蛮荒主义(Aboriginal)的飞跃。”

毕加索的挚友

斯特拉文斯基一生的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俄罗斯民族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序列音乐时期,斯特拉文斯基风格转换的情况与另一位二十世纪艺术大师毕加索有着有趣的平行对应,他们的创作生涯也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艺术流派的转变。伊戈尔与毕加索两人的缘分非同一般,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他们一同在花都巴黎施展各自的才华,声誉鹊起,而且还有着相同的艺术见解和探索求新追求,彼此惺惺相惜。

斯特拉文斯基与毕加索当时都是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倡导者,被认为是伊戈尔第一部新古典主义作品的舞剧《普尔钦奈拉》,它的舞台布景和服装设计都出自毕加索之手,而在伊戈尔工作室的墙上也长期悬挂着毕加索送给他的肖像,因而他俩非但是艺术上的知音,更是精神上的挚友。

可可·香奈儿的情人

1946年香奈儿曾对自己的传记作者保罗·莫朗详细地谈及了她与伊戈尔相爱相恋的这段经历。伊戈尔生前从未承认过这段恋情,而香奈儿的这次谈话也谨遵当事人的约定,在三十年之后的1976年才得以公布于世(香奈儿与伊戈尔在1971年相继辞世)。这段恋情甫一问世,立即在艺术界与娱乐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名人的绯闻轶事总是最能吸引世人眼球的。

英国小说家克里斯·格林霍尔(Chris Greenhalgh,1963- )根据莫朗发表的香奈儿谈话写出了小说《可可与伊戈尔》,七年后,据此改编的影片《可可·香奈儿与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又译为《香奈儿秘密情史》)在2009年戛纳电影节上作为开幕影片隆重亮相,一下子又将那一段尘封已久的陈年恋情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影片正是从1913年《春之祭》那场著名的骚乱首演开场的,描写香奈儿身临其境,切身地感受到了年轻作曲家在作品中展现的巨大才华与艺术激情,由此在心里埋下了对伊戈尔倾慕的种子。后来当伊戈尔穷困潦倒时,香奈儿又将他们一家接到自己的豪华别墅暂住,使他得以潜心创作,东山再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滋长出不可抑制的感情。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