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温可铮 Wen Kezheng 男低音歌唱家 |
时间:2019-10-30 10:29 音乐周报 卢旸
男低音声乐作品集——温可铮教授手抄版
文 | 卢旸
10月16日,“温可铮教授90诞辰纪念音乐会暨《男低音声乐作品集——温可铮教授手抄版》新书首发”在上海举办。温可铮曾任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不仅是桃李满天下的声乐教育家,也是艺术造诣极高的男低音歌唱家。“可铮常说,作为中国歌唱家,首先要唱好中国歌曲。国内男低音声乐作品特别少,他亲手抄谱,将男高音等声部歌曲移调到适合男低音演唱。书中收录的作品只是全部手抄谱的冰山一角,我还会继续整理。”钢琴家、温可铮夫人王逑整理的《男低音声乐作品集——温可铮教授手抄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四代弟子用歌声纪念恩师
10月16日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演艺厅座无虚席。音乐会上,温可铮四代弟子,21位歌唱家演唱了21首充满纪念意义的歌曲,在歌声里重温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的一生,是一个执着的传奇。一个人能如此热爱歌唱艺术,如此倾注生命为此奋斗,令所有人敬佩、敬仰。作为温老师的弟子,我们能做的是继承老师的优秀品格,继承老师对艺术、对教学的不懈追求。”男高音歌唱家、1981年起跟随温可铮学习的俞子正,当晚演唱了老师一直演唱,也令他非常感动的歌曲《怀念曲》。“温老师演唱的杨白劳咏叹调《十里风雪》,是让我第一次听哭的歌曲。歌唱不是炫耀技术,而是打破跟观众中间的那堵墙,把观众带到歌曲的世界里。那天我满眼泪水地为老师鼓掌,立志成为唱到观众心里的人。”音乐会上,男中低音歌唱家施恒演唱的《十里风雪》再次把自己的眼泪、观众的眼泪唱了下来。
“追忆我们相拥超过半个世纪的每个秋日,从未有过如此众多嘉宾领导济济一堂、隆重热烈的纪念活动。为此,我想用我全部的感情来拥抱你们,向你们致谢。”王逑表示,这次纪念音乐会,上海音乐学院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安排了专业的舞台,运作团队辛苦数月付出心力。由温可铮编、王逑整理的新书《男低音声乐作品集——温可铮教授手抄版》也在音乐会现场首发。
一生追求声乐事业
2006年12月3日,78岁的温可铮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俄罗斯经典声乐作品音乐会”。“演唱的歌曲,大部分是他真正踏上声乐艺术道路时,恩师苏石林教他的俄罗斯浪漫曲和俄罗斯歌剧咏叹调。在这生命中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上,他以完美的歌声,向恩师,向热爱他的听众,奉献了数十年孜孜以求的声乐艺术典藏精品。”王逑回忆,温可铮一生热爱和追求声乐事业,不论是逆境还是顺境,他的理想和目标始终如一,就是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歌唱家,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他从没有停止脚步。
温可铮出生于北京,自幼醉心歌唱,儿童时期以童高音获得北京天才儿童音乐奖,1947年,以第一名优异成绩考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他的音乐生涯横跨半个多世纪,演唱曲目500余首,演出超过1500场次,其中独唱音乐会300多场。他用中、俄、意、英、德、法等多种语言演唱,所唱曲目包括中国创作歌曲、民歌、西方古典艺术歌曲和歌剧选曲等难度大、音域宽广的歌曲,他的歌声浑厚、雄劲、流畅、自如、纯净、优美,并具有歌剧表演才能。
“温可铮教授以勤恳专业的教学和高尚无私的品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声乐人才。他把动人歌声留给世界,把心献给了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刘英在音乐会上致辞。他表示,上海音乐学院拥有一批像温可铮这样的教授,正是他们在教育事业上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才有学院今天蜚声海内外的声誉。上海音乐学院将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追忆他们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在音乐里感受浓醇的师生情谊,上音血脉的薪火传承。
亲手抄写乐谱
“自20多岁起,可铮在繁忙的教学、演唱工作之余,一直坚持手抄乐谱,并在谱子上记录呼吸标记等演唱心得。”王逑回忆,温可铮把尖尖的钢笔头剪掉,自制“抄谱笔”,沾上墨汁抄写一个个音符,剪平的笔头涂符头,细的地方划符干。因有绘画功底,温可铮从不用尺子,一支钢笔完成抄谱,谱面干净、整洁,像印的一样。
“从书柜里搬出一摞摞的歌谱,当时我就震惊了。那么多歌谱居然都是师父亲手抄的,一丝不苟,清清楚楚。”上世纪80年代,俞子正第一次见到这些手抄谱,他建议,将手抄谱制作成影印版出版,原封不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位于静安区弄堂里的老洋房,摆好谱架放上手抄谱,请专业摄影师一页页拍照……年将九旬的王逑,埋头整理出版了大部分音像资料、歌谱、教学笔记。“初稿出来后,与出版社反复沟通核对,编辑工作认真高效,没想到作品集这么快出版,装帧漂亮,非常有书卷气,扉页上印着可铮的亲笔签名让人感动。”王逑说。该书责任编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音乐分社副社长王菱介绍,为了配合音乐会时间,出版周期仅2个月,设计师杨鑫多次修改装帧方式,并亲自督导整个印刷过程。
不仅是乐谱更是传承
“手抄谱中,有些谱子真的是非常珍贵,外面找不到。温老师抄写,王老师演奏,手抄谱经过两位老师的亲自校订,非常准确,表情术语没有一个疏漏。娟秀的笔记、认真的记号,工匠精神藏在字里行间。整理乐谱的过程让我再次感受到老师学术的严谨。”施恒介绍,《男低音声乐作品集——温可铮教授手抄版》收录了声乐学习者非常需要的中国作品、外国作品,并根据时间、作者分类便于读者使用。“看这个谱子不仅仅是学习歌唱,更是学习怎么成为一个歌唱的人。”施恒说。
“现在我们可以任性地买到需要的任何歌谱,花几元钱就能在网上淘到移调的谱子,甚至用平板电脑直接下载。但我们缺失了师辈们那份孜孜不倦的精神,缺失了那份倾注了时间、心血的认真。我们很容易忘记歌谱,忘记歌词,因为它们没往我们心里去。科技让我们快捷地获得结果,却屏蔽了我们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智慧。”俞子正认为,《男低音声乐作品集——温可铮教授手抄版》不仅仅是乐谱,更是文化、力量、传承,让人重新感受到学习过程的辛苦和成就感。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