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时间:2018-03-09 23:16 《人民政协报》 于继增
张寒晖原名含晖、兰璞,1902年5月5日出生于顺直省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西建阳村一个衰败的书香之家。祖父精通琴棋书画,曾考取功名,却弃官不做,过着恬淡的田园生活。父亲以教书为生,亦酷爱音乐和作曲。张寒晖从小受到音乐艺术的熏陶。他1922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10月加入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因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受到北洋政府的通缉而被迫回乡。1928年他再次入北京艺专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但因与校方的艺术思想难以调和而被革职,先回定州再去东北,从事民众教育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张寒晖以古曲填写了《可恨的小日本》、《告我青年》等歌曲,号召青年“激奋进,齐赴国难”,开始他用民歌唤醒民众投身抗战的革命艺术生涯。
1932年张寒晖受党的派遣,随东北流亡学生来到西安,被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任命为省民教馆总务部长;杨被蒋介石革职后,张寒晖也被教育厅撤职。此间,他组织了“西安实验剧团”、“西安铁血剧团”,自当导演和演员,演出了《不识字的母亲》、《黑地狱》等话剧,并主编出版《老百姓报》,以通俗文字开展救亡宣传。他后来去了东北。1935年,他再次应邀去西安工作,组织关系也由东北特委转到西安地下党组织,受聘担任西安省立二中28级(1939年毕业)班主任和国文教员。这是一所主要招收东北流亡学生的学校。东北学生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以及对日寇的刻骨仇恨深深感染着张寒晖。他也常在课堂上以亲身经历讲述东北危机,华北沦陷的情况,提及国难当头、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便悲愤交集,不能自己。
1936年,被蒋介石调集到西安执行“剿共”任务的10万东北军官兵,携老带小,布满古城街头。他们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卖命。人人心中都郁结着悲苦怨恨。张寒晖班上的东北军子弟,常把他带到新城北门外东北军家属寄居的地方,与学生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见面。在那里,张寒晖目睹了东北籍同胞忧郁愤怒的情形,听到他们背井离乡的哭诉。伤痕累累的“九一八”已成为他们的切肤之痛。
于是,他以北方女人失去亲人在坟头的哭诉声为音乐素材,写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如泣如诉的歌词也涌向笔端。当试唱这首歌时,连他自己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呜咽得唱不下去。旁边的学生和流浪难民也跟着恸哭。张寒晖的朋友姚一征说:“当歌曲写完后,我们唱到‘爹娘啊,爹娘啊’时,大家哭作一团。”
1936年11月,中国抗战史上一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歌曲开始是由张寒晖在西安二中学生中教唱的。当时正值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西安二中的同学们在游行队伍中唱起了这首歌,立即震动了西安古城。随后由东北军政治部宣传队印成卡片分发到各军各师,又经中共地下党转给北平学联歌咏队。作曲家刘雪庵将自己谱写的《离家》、《上前线》与《松花江上》题为“流亡三部曲”,在上海《战地周刊》发表。这样,悲愤激越的《松花江上》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那血泪凝成的旋律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无数热血男儿高唱着这支血泪悲歌扛枪奔赴抗日前线。
1936年12月11日,蒋介石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思想驱使下,亲临西安督促张、杨“剿共”。学生们自发组织起来前往临潼请愿,要求蒋起兵抗日,并高唱《松花江上》。奉命赶来劝阻学生的张学良闻听此曲大为感动,他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他含泪而返,于次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怀着天真的正义亲自陪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被扣押。杨虎城也离开西安撤往关中三原。东北军群龙无首,内部发生叛变,抗日名将、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也被枪杀。东北军被蒋介石调防到陕甘边界,不久又被调往安徽换防。千里征途上,到处是从西安撤出来的东北军及其眷属,低沉的情绪盘绕在他们心间。“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风雨迁徙的路上,随处是这凄凉的歌声。此时的张寒晖,也在这大转移的队伍中。西安事变后几天,他就按党的指示参加了东北军,任政治部人事股长兼“抗日演剧团”团长。身为东北军的一员,张寒晖唱着自己写的歌,同样泪流满面。
西安事变发生后,伴随着《松花江上》的歌声燃起的抗日烽火已成燎原之势。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迫使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发生3天后发表“庐山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面抗战迅速展开。1936年底,周恩来曾代表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军官会议,他指挥与会代表唱起了《松花江上》,全场军官热泪盈眶。还有人举起拳头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1937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汉大学演讲《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他感慨地说:“成千上万的青年无家可归,无学可求,尤其是东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漂泊流浪,一再地尝受人世间的惨痛。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毛泽东也说:“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
因为这首歌是以传唱的形式流传开来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印制卡片或发表都署以“佚名”、“流亡学生集体创作”。当时张寒晖班上的一个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王汶石曾问他:“张老师,你的歌,为什么没有你自己的名字呢?”张寒晖笑笑:“要名字干什么呢?”在他看来,有一支能起到战斗作用的歌,也就足够了,署不署名都不重要。也许正因为没有署名,张寒晖才躲过一劫。当《松花江上》刚刚出现时,西安的国民党宪兵就说它是“赤色歌曲”,谁要唱它就有被逮捕的危险,并下令追查歌曲的作者是谁,查来查去是“东北流亡学生集体创作”。
1941年8月,张寒晖因积极组织救亡宣传活动被国民党监视和迫害,他来到了陕甘宁根据地。1942年初又来到延安,被任命为边区文协秘书长兼组织部长。与丁玲、萧军等一起工作,并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延安整风。1945年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曲调创作了著名的《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连同《松花江上》,后来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都编进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由于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张寒晖同志1946年3月11日在延安病逝,年仅44岁。在延安宝塔山南麓,他的遗体伴着《松花江上》哀怨的乐曲安详入土。有同事献了一首诗:春暖寒晖下夕烟,松花江水流潺潺。心声岂止三千万,一曲哀歌动地天。
张寒晖除了留下《松花江上》、《军民大生产》这些名曲外,还创作了《游击乐》、《当兵去》等70多首抗战歌曲。但他生前并没有编印过自己的歌曲集,许多词曲散失了。陕甘宁边区文协的同志决定搜集编印他的歌集,由他的学生、同事和他的夫人刘芳一起,用回忆的方法将他创作的歌曲一首首忆唱出来并记谱,整理成集。1950年,西北文代会期间,为纪念张寒晖同志,大会筹备处把这个油印本正式铅印出版。直到此时,人们才知道了《松花江上》等歌曲的作者就是张寒晖。真正为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2002年,在纪念张寒晖百年诞辰之际,西安人民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陕西师大附中校园里,为他树立了一座肃穆的雕像,以铭记这位为民族抗战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民音乐家。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