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试听 Plays

♬ 廖昌永《松花江上》 腾讯视频 ( 视频 )

资讯 Guides

乐谱 Score

松花江上 简谱五线谱 bB3/4

简介 Introduction

松花江上》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著名歌曲之一,由张寒晖作曲作词。歌曲描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后东北居民的苦况和收复失地的盼望。

《松花江上》1935年张寒晖在西安目睹东北军和东北人民流亡惨状而创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以至中国人民的悲愤情怀,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

背景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张学良电令时任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保存实力,消极对待日本关东军的挑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在西安,张寒晖耳闻目睹了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悲痛的声音与惨景。他到西安北城门外东北难民集中的地区走访,与东北军的官兵和家属攀谈,听他们控诉“九一八”日本鬼子的罪行,听他们对失去故乡、亲人的思恋。以此创作出《松花江上》的歌词,并以北方失去亲人的女人,在坟头上的哭诉哀声为素材,写成《松花江上》的曲调。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军不抵抗退出东北后,东北沦陷。东北军后被调至陕西、甘肃一带围剿红军。与此同时,大量东北流亡学生也聚集到西安。在东北军士兵和东北流亡学生中,酝酿着思念沦陷的故土,思念家乡父老的情绪,以及抗日救亡,打回东北去的思想。1936年5月,陕西省立西安二中的教师张寒晖创作了这首歌曲,歌曲在西安广泛传唱,后传唱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成为经典的抗日救亡歌曲。

关于这首歌曲的曲调,张寒晖曾经说“我把北方‘娘们’在坟上哭丈夫、哭儿子的那种哭声变成《松花江上》的曲调了”。

1964年在北京公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将《松花江上》的歌词略为改动,将“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改为“同胞啊,同胞啊,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我家乡”。

赏析

毛泽东曾经这样说过,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松花江上》在日寇大举侵华的紧要关头,唱出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悲愤情怀,唤醒了民族之魂,点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烽火。

这首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具有倾诉性、叙述性兼抒情性的特点。歌词内容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切感人。第一部分是由两个乐段组成,每一段又都由三个乐句构成。这一部分的音调富于叙事与抒情的特点。第二部分的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得到了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这部分以呼喊似的音调、悲愤的情绪,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后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东北人民要求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最后的尾声,唱出了呼天唤地似的旋律,使歌曲达到了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反抗斗争的力量。

影响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请愿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悲壮,令人断肠。张学良将军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可以说,这首歌,对“西安事变”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1937年除夕,周恩来在《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一文中,也提到:“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上个世纪60年代,周总理指示,将《松花江上》编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可见当年这首歌曲的流传和对中国人民抗战,有着巨大的影响。

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松花江上》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歌词 Lyrics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松花江上
作品信息
词曲 :张寒晖 1935
演唱 :李光羲 1964
时长 :0:04:00( 平均 )
体裁 :艺术歌曲
地区 :东北
主题 :抗战
闻名 :《流亡三部曲》之一
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热门音乐人 Artists

更新时间:2018-03-09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