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朱践耳 Zhu Jian'er 作曲家 |
时间:2016-02-03 12:15 爱乐者 柳逊
上海有个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看上去挺热闹。比如,最近的一次双月座谈会,各路评论家就如何繁荣上海的文艺创作各抒高见,有说近年来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的,有评价上海的文艺评论家缺乏自我意识的,有感叹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给文艺评论带来挑战和机遇的,有呼吁要构建文艺评论的健康生态链的,林林总总。最后,有媒体为此感到兴奋,豪气干云地宣称:“上海正在向成为中国文艺中心的目标迈进。”
无可否认,自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曾是众望所归的中国文艺中心,无论是电影、戏剧、音乐,还是文学、曲艺、出版,哪一样不是中国文艺的半壁江山乃至大半壁江山?然而,这只是过去时。严峻的现实是,上海的文艺早已衰落,而且这种衰落的态势有增无减。尽管近年来有长篇小说《繁花》的问世让我们振奋了一下,但个别的出彩无法掩盖整体的衰败,因此,笔者实在无法理解“上海正在向成为中国文艺中心的目标迈进”这一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倒是更认同前些年网络上一篇批评上海文化暮气沉沉的文章《灯红酒绿下的文化死城》,虽然尖锐但直指要害。
举一例子,上海电影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但某电影集团的老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居然将那些在全国影响很大、但与上海关系不大的影视剧的成功都大言不惭地算在了自己的账下;就在报道这次双月座谈会时,有媒体配了几张图片,意为2016年上半年推出的电影《三体》、《叶问3》上海将参与制作。明眼人一看这些报道就笑了,这些能理直气壮地算你的成果吗?就像现今的一些出版社,表面红红火火,实际上缺乏研发能力,靠出卖书号维持生计。这有什么值得炫耀的?!道理很简单,请问创意是你的吗?编剧导演是你的吗?主演是你的吗?最多你也就是拿出个片号或出一部分钱投资,作为合作参与方而已。其中有多少体现了上海的文化创造能力呢?你应该感到羞愧才是,好好想想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而不是小富即安,沾沾自喜,自我陶醉,麻痹至死。
那么,在上海的电影衰落不堪的时候,上海的电影评论家们做了些什么?是否给上海电影的日落西山号过脉诊断过“病情”?开出了什么“药方”?笔者孤陋寡闻,不太清楚。不过,这倒引出了问题的另一面——创作的繁荣与评论的活跃是文艺兴旺的一体两面。笔者由此联想到了上海的严肃音乐界。恕我又要说不中听的话,在朱践耳先生年事已高、封笔休息之后,上海这些年拿出过一部像样的原创交响乐作品吗?或者有作曲家写了好的作品,但在上海却无人关注,默默无闻。面对这些窘状,上海的音乐评论家们做了些什么?尤其是那些自视甚高的学院派评论家们发声了吗?很遗憾,几乎处于失声的状态。
还是要拿朱践耳先生说事。即便是朱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反思“文革”、振聋发聩的《第一交响曲》,然后一发不可收创作了十部交响曲,还写了不少优秀的管弦乐作品,全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或者反复演出,赢得了听众的普遍赞誉时,上海的音乐评论家们对朱先生这些新时期的创作进行过认认真真的评论和梳理吗?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立意构思到创作技法的得失、演出效果,是否进行过具有学术价值的检视、研讨与总结,继而对上海的民族交响乐创作与繁荣产生借鉴与推动作用?不能说没有,但不多,至少有价值有分量的评论很少。倒是上海交响乐爱好者协会组织了三次朱践耳先生的作品研讨会,民间的爱乐者们在这些研讨会上畅所欲言,坦率中肯,朱先生每次都认真地记录,并感念不忘,在不少场合肯定和称赞协会的这三次研讨会对他的创作有所助益。每次听到朱先生的赞扬,笔者总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上海的民间爱乐人还是有思想和视野的,忧的是本该评论界出场发声的时候,却令人失望地沉默与缺位了。
大剧院、音乐厅、“大歌剧院”可以一个个地建起来,只要不差钱。但这远远不够,因为,文艺的繁荣是光靠钱买不来的。文艺的兴盛说到底是创作的繁荣与评论的活跃,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政府管理部门与艺术家、评论家们不妨都好好地思考一下,究竟如何定位各自的角色与功能,才真正地有利于文艺的发展与繁荣。是为至要。
(《爱乐者》2016年1月31日第218期)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