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简介 Introduction
罗马交响曲,英文名是The symphony,又称为《罗马》交响组曲,被比才称为《我的交响曲》,作于1860—1871年间。
比才:罗马交响曲
BIZET: Symphonie de Roma
这首《罗马交响曲》,又称为《罗马》交响组曲,被比才称为《我的交响曲》,作于1860—1871年间。1857年,比才以清唱剧《克罗维斯与克罗蒂黛》(Clovis et Clotilde)获罗马大奖,赴罗马两年,曾在1860年作成《意大利交响曲》(包括“罗马”、“威尼斯”’“翡冷翠”、’‘拿波里”4个乐章,今已散佚)。这首交响曲中使用了其第三乐章谐谑曲部分,1866年完成初稿,1869年首演时用的曲名为《交响幻想曲,罗马的回忆》,各乐章附有“奥斯蒂森林狩猎”、“游行”、“罗马狂欢节”等标题。1880年出版时名为《罗马,演奏会用第三组曲》(因出版家认为其为《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续篇,故名第三)。这首作品中的异国风采,多采自古诺影响。
乐章
共4个乐章:
1.沉静的行板,C大调,自由形式的序奏—主部兴奋的快板,序奏中圆号四重奏和暴风雨般的表达,可看出韦伯的影响。
2.活泼的稍快板,降A大调,有中间部的谐谑曲,主部主题以卡农显示,这个乐章中使用两架竖琴。
3.流畅的行板,F大调,3段体,其主题有点类似《阿莱城姑娘》的主题。4.最急的快板,C小调—C大调,此乐章由双簧管显示的主题与小提琴演奏,互为对照的两个主题与转用行板的降E大调主题的4个主题为中心,构成自由而华丽的有“罗马狂欢节”气氛的终曲。
详细介绍
比才一生作有两部“C大调交响曲”,其中第一部《C大调交响曲》作于1855年,也就是比才17岁之时,但在当时这部交响曲没有得到古诺的理解,因此未能得以发表(直至比才逝世后的1933年方被发现并出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比才的心结。从此后他无时不刻都在计划着写一部伟大的交响曲。1857年,比才以清唱剧《克罗维斯与克罗蒂黛》Clovis et Clotilde 获罗马大奖,得以赴罗马学习两年。此时他已经在构思创作一部新的交响曲,计划将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分别冠以“罗马”Rome 、“威尼斯”Venice 、“弗洛伦萨”Florence 和“那不勒斯”Naples 四个城市的名字,但当他完成了某些片段的构思之时,他得知自己的母亲病危,以至创作一度搁浅。
《C大调交响曲“罗马”》Symphony in C Major "Roma" ,简称“罗马交响曲”Roma Symphony ,作于1860-1866年,于1868年修订,是比才的第二部“C大调交响曲”。这部被比才称为“我的交响曲”的作品几经修改,于1869年首演,但在首演时,当时的指挥说服比才去掉了谐谑曲乐章(该谐谑曲乐章于1861年即完成,于1863年1月曾进行首演),只演奏了三个乐章。首演时该曲冠名为《交响幻想曲“罗马的回忆”》,各乐章附有“奥斯蒂森林狩猎”、“游行”、“罗马狂欢节”的标题。虽然首演是成功的,但比才仍对该交响曲不满意,至1871年,他终于放弃了对该曲的修订而转向其他作品的创作。因此这部交响曲的完整版本直至比才死后的1875年方被首演,于1880年方得以出版。出版时出版商将其更名为《第三音乐会组曲“罗马”》Suite de Concert No.3 "Roma"(出版家认定其为《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的续篇,故名第三)。这部交响曲的异国风采,多受古诺的影响。从结构上看是标准的浪漫主义交响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由于无数次修改,首乐章的引子部分有摄人的气势、谐谑曲有灵性、慢乐章也有动人之处、末乐章的塔兰泰拉舞曲也是充满动感的意大利式的。
第一乐章,平静的行板,C大调,4/4拍。自由形式而如歌的序奏,主部是兴奋的快板,序奏中圆号四重奏和暴风雨般的表达,可看出韦伯的影响。
第二乐章谐谑曲 Scherzo ,活泼的小快板,降A大调,3/4拍。有中间部的谐谑曲,主部主题以卡农显示,这个乐章中使用两架竖琴。
第三乐章行板 Andante ,流畅的行板,F大调,4/4拍,三部曲式。其主题有点类似《阿莱城姑娘》的主题。
第四乐章狂欢节 Carnaval ,最快板,C小调-C大调,2/4拍。此乐章由双簧管显示的主题与小提琴演奏,互为对照的两个主题与转用行板的降E大调主题的四个主题为中心,构成自由而华丽的有“罗马狂欢节”气氛的终曲。
版本介绍
这首《罗马交响曲》的版本可选:
1.普拉格指挥图卢兹交响乐团版,EMI.CDC5 55057—2。
2.比彻姆指挥皇家爱乐乐团版,EMI,CDM7 63401—2。
3.巴赞(Batiz)指挥伦敦皇家爱乐乐团版,Asv,CD编号696(+比才的《第一交响曲》)。
4.加德林(Gardelli)指挥慕尼黑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版,Orf,CD编号CI84891。
赏析
比才短短的36年生涯是极其背运的,他一生都没有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得过应有的成功。等到卡门红得发紫的时候,他已经长眠于地下了。年少他很得志,既是神童,9岁便被巴黎音乐学院入取;17岁创作的C大调交响曲如果当时得到古诺的理解并发表的话,比才的一生一定是另外一个样子。可惜没有如果,C大调无疑是杰作,处处是天才的火花,可悲的是比才自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从某种程度上说,C大调是比才的心结,以后他无时不刻都在计划着写一部伟大的交响曲,可写着写着,自己都无法满意。从1857年获得罗马奖学金、得以去意大利免费学习开始,比才就在构思和写作罗马交响曲。本来计划将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分别冠以“罗马”、“威尼斯”、“弗洛伦萨”和“那不勒斯”四个城市的名字,可能因为这样的内容要装进一个结构完整的交响曲里难度太大而不得不放弃了。到1860年,他否定了自己的大部分创作,只留下了一个谐谑曲即现在定稿的第二乐章。以后碰到母亲去世,写作一度搁浅。直到1866年,第二稿才完成,他仍然不满意,因为首乐章是一个变奏曲,不太像交响曲,于是又把它改成了更传统的形式。和某些人瞎说的相反,罗马交响曲起先不怎么像一部传统的交响曲,比才是费尽心血,放弃了许多好的构想,硬是要写成一部真正的交响曲,这也是C大调的阴影作祟,比才非要写一部超越C大调的真正的交响曲,他的天才被这个心结滞碍就可以理解了。
指挥说服比才去掉了谐谑曲乐章,只演奏了三个乐章。也就是说,比才生前并未听到罗马交响曲的完整演出。更莫名其妙的是出版商居然擅自将罗马交响曲的名称改变成了Roma Suite No.3(第三号罗马组曲)。无论如何,比才当时是如释重负的,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里表达了对罗马交响曲的满意:“我的交响曲演出很成功,第一乐章,一片掌声,再加嘘声,再是一片哄笑;慢乐章,掌声;末乐章,掌声和嘘声各反复三四次。总之,我觉得是成功。”
罗马交响曲从结构上看是标准的浪漫主义交响 曲,在这一点上是“领先”于C大调的,C大调的形式只是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交响曲。然而,由于无数次修改,尽管首乐章的引子部分有摄人的气势、谐谑曲有灵性、慢乐章也有动人之处、末乐章的塔兰泰拉舞曲也是充满动感的意大利式的,但缺少了C大调那样一种一气呵成的魅力,从而逊色于C大调。
不过,对比比才背运的一生,罗马交响曲的写作过程不正是他生活的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说,罗马交响曲的独特吸引力是C大调不能比的。穷尽心血得来的回报有限,而随意的大笔一挥,便成就了不朽的声名,这大概就是天才异于常人之处吧。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