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一座城市,首先必须具备足够丰富和丰满的音乐生活,才会出现上述这般对报纸音乐评论的需要。

相关 About

杨燕迪 Yan-Di Yang 著名音乐学者和评论家

2010-08-08 23:10 文汇报 杨燕迪

杨燕迪

    谈到中国的音乐评论,往往引发关于“圈内”与“圈外”的争论。这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在有关音乐翻译的争论中,也出现过这一话题。看来,两者间确乎存在某种隙缝。针对这条隙缝,是刻意加大,还是努力弥合?不言而喻,还是希望选择后者。

    国 外的情况,两者间的隙缝似乎没有如此明显。例如,大名鼎鼎的萧伯纳当然是“懂行的、独立的、有主见的、有胆略的、有话语权的”“圈外”人(如Derud网 友的理想描述),但《纽约时报》的著名音乐评论家勋伯格究竟算“圈内”还是“圈外”?一位曾在著名的《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担任首席音乐 评论家的Andrew Porter作为研究威尔第的权威学者,也在学院派音乐学中非常活跃(《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1980版“威尔第”条目的 撰稿人),但另一位关于现代音乐研究的权威人物、也曾在《纽约客》任评论家的Paul Griffith则根本不是音乐科班出身(《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 大辞典》诸多现代作曲家条目均出自此人之手)。看来,关键在于,“圈内”懂得“圈外”,“圈外”理解“圈内”。目前中国的情况是,“圈内”的文字功力和现 时资讯偏差,而“圈外”的音乐功底和历史维度较弱。

    但笔者以为,目前中国报刊(特别是报纸)音乐评论所面临的问题,倒不 是没有合格的音乐评论人(尽管确乎很少),而是没有正常的体制支撑。按照国外惯例,大型正规报纸一般都设有音乐评论专栏,定期聘请(聘期可长可短,但一般 不会短于一年)固定的、职业的评论家(“圈外”“圈内”都可以,但关键要“职业”)来定期写作音乐评论(评论家拿了聘任工资后,职责是每周写二到三篇评 论,没有另外的稿费),反映该城市的音乐生活情况,并引导一般市民的音乐趣味和音乐消费。这个体制,目前在中国尚不存在。

    但话又说回来,一座城市,首先必须具备足够丰富和丰满的音乐生活,才会出现上述这般对报纸音乐评论的需要。中国的各大城市,包括京沪,在平时是否已经具备相当数量和质量的音乐生活?似乎还有距离。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