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9-05-04 08:30 解放日报 伍斌 方清
“他是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办个唱的第一位××(指不同领域、声音分类)歌唱家。”如果你在某位近期举办音乐会的国内歌唱演员的说明书上,看到这样一项“金光闪闪”的艺术功绩,千万不要惊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歌唱演员进入维也纳金色大厅、柏林爱乐大厅、悉尼歌剧院、林肯艺术中心等国外著名剧院、音乐厅举行个唱者,已有几十人次之多。不但涉及民族、美声唱法领域,连通俗歌手也已不止一次登陆金色大厅。中国歌唱演员为何频频“攻占”一流剧院?
国外一流剧院租场并无门槛
一位旅欧多年的音乐博士告诉记者,那些在中国观众眼中被视为“胜地”的国外一流剧院,既有接纳世界级大师、名团演出的辉煌历史,也不会对常规水平的演出设置多高的进入门槛。“现在很多回国以后被大肆宣扬为‘一夜功成’的个人音乐会,其实就是租了人家的场子,付了场租费而已。”巴黎华人音乐家协会的负责人透露,一些曾经名声远播的老牌剧院,现在被私人剧院管理者运作,变得很商业。对于国外观众并不了解的一些国内歌唱演员过去租场,只要不作商业出票,甚至连场租还可以减半。因此“租”一个国外剧院开场音乐会,并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帮忙赠票令当地使领馆头疼
除个别艺术水准堪称顶尖的国内歌唱家敢于实打实公开售票,大量租场办个唱者,不得不依靠赠票来填场子。我驻奥使馆的工作人员就曾颇为无奈地告诉记者,由于国内院团和歌唱演员频频造访当地剧院,甚至连一些中学生乐团也组团以进“金色大厅”演出为荣,就产生了大量向当地观众赠票的工作。当地一些华人社团颇为头疼地表示,原来过来举办一两场演出,当地华人观众去捧场都是兴高采烈的,后来,此类演出办成了“家常便饭”,便难以确保观众源了。一些音乐会别看场子坐满,观众却大多是“自己人”,或多是接受赠票的外国观众。
“镀金”效应吸引“前赴后继”
花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结果却有点自娱自乐。财大气粗一些的个人音乐会,还租到国外乐团伴奏,俨然一派成功的“国际合作”架势。知情者透露,其实那些伴奏团的水准大多在当地不入一流,演出费用比国内带一支名团去还要便宜得多。至于“掌声热烈”,则与国外观众的观剧礼仪有关,在那边很少有“掌声寥寥”的演出。真正衡量是否如被国内炒作的那样“非常轰动”、“好评如潮”,应该去看国外权威媒体的客观乐评。不过,很少有国内歌唱演员敢于亮出别人对其水平真正专业的评判。
既然吃力难讨好,为什么国内演员还是乐此不疲?专家认为,还是过分倚重国外著名剧院的“镀金效应”,以及“一夜成名”炒高国内身价的圈内“潜规则”在作祟。既然一流的都去唱了,既然只要拉到钱就可以去铺排一场事后怎么描摹“成功”都不会露馅的演出,那么,更多艺术实力并不到家,也还未产生什么国际知名度的演员,也都争相跑到欧美澳一流剧院去“朝圣”。这缭绕的“香火”,恐怕还会一直旺下去。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