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相关 About
马勒 Gustav Mahler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
2009-12-02 15:34 新芭音乐网 Rotiet
作者:Rotiet
据被传言“自杀”的央视主持人标杆白岩松同志发文描述他迷恋摇滚乐,也爱听马勒的交响作品,那乐声让他觉得‘老马’还在继续痛苦,而他过得挺好。
而老白同志称刊登于新闻评论部的工作手册第12页上,白纸黑字,非常正式的“减压方法”公布如下:
1.洗一个热水澡,然后决定活下去。
2.想一想只有活着,理想才有实现的一天。
3 .忘记把素材卖给市场的想法。
4.先假设自己是错的,然后试着证明之。
5 .总结经验,确定下次的应对策略。
6 .给你制片人打电话,问有什么选题可以马上做。
如果,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的工作手册真的这么写了,那么确实如指挥家伯恩斯坦所说,马勒的时代来临了。
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明星、官员自杀、街头情杀、学生跳楼的新闻,特别大的原因比如政治丑闻、特别小的原因比如考试不及格。现代人受到精神困扰的概率和级数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但有工作压力,还有传说着所谓的生活压力。生活压力指什么?油盐酱醋茶,今晚谁买菜煮饭洗菜炒菜是压力,明晚谁洗厨房里堆了一个月的脏碗是压力,谁收拾睡房和书本也是压力……那压力可真是大大的有呢!
当年作曲家马勒很受精神的困扰,这种困扰有主观的因素,比如他著名的被弗洛伊德研究证实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等;也有客观的因素,比如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归属感的犹太人,他的妻子太过美丽而年轻,他接二连三失去挚爱的亲人等等。但是纵观起来,怎么比得过我们随便在街上捉来的一个人压力大呢?他虽然是出来打酱油的,但是他本人一个月内已经被3个老板解雇并且无法拿到薪金也不知道怎么找法律援助,他的老妈虽然有6个子女但是没有一个愿意接老人到家里住所以很焦虑,他小孩的幼儿园老师不但掌掴体罚学生而且还要求家长节假日必须送礼送红包……马勒能比他惨吗?
马勒只是“在夏天演出的旺季里和剧院订下合同,而到冬天演出的淡季就失去了工作,只好回到维也纳去从事写作”,那至少还有固定的薪酬,尤其相比起现代的作曲家,至少他的作曲无论多么长,也还是能在他有生之年被公演。马勒夫人曾写道:“我们害怕每件东西。他常常在走路中停顿下来,发现自己心跳不正常。他常常要我听他的心,看看是否心跳得清楚,或快,或平静”她称这年的夏天是“最沮丧的夏天”。如果这也算是最沮丧的夏天,那我们的现代人生活岂不是人人都是马勒?脂肪肝已经流行而且被冠以漂亮的名称“富贵病”,说你是有病但是也是富贵所得。糖尿病已经蔓延到学龄儿童,大学生跑步、白领加班也能猝死……马勒能比我们惨吗?
所以马勒在他的作品来表达的“痛苦”,现代人听起来应该是很驾轻就熟的,好比看到如今热播的宫廷古装戏,里面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让那些“司马他” 们,办公室智慧和生存技能的传播者感到颇为亲近而且深有同感、确有快感。巴赫相比起马勒来不是太过四平八稳缺乏个人特色了吗?贝多芬相比起马勒来不是太过富于正义感和官腔而缺乏了个性阴暗面的表达了吗?为什么马勒还不红火呢?
那是因为,我们都不愿意承认,马勒的时代终于无可避免地来临了。悲观的现实,如果没有乐观的希望去延续那么岂不一夜坍塌?成功的果实,如果用一颗充满泪水的心去品尝那不是甘甜都变为苦涩?
所以,马勒的音乐,还没有那么广阔的市场,这个乐季,广州交响乐团只演一场马勒的交响乐是正确的。
只有那些敢于在马勒的音乐中照见自己本来面目的勇士,才能够看到马勒音乐中那么熟悉的雄心勃勃、欣喜和低潮的时刻、寻求慰藉的低吟、壮志再次飞扬的笑容。只有那些敢于剖开自己的真心看到血和肉的猛士,才能够成就于马勒的殿堂,那也是,我们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