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资讯 Guides
马勒:古典音乐的最后一只漂流瓶 | 2019-02-27 13:25 |
23岁听马勒 | 2018-01-13 11:15 |
是马勒的“整个世界”, 还是西贝柳斯的“绝对音乐”? | 2017-01-23 11:21 |
马勒的生平 故事 | 2015-12-09 22:26 |
试论马勒交响曲对传统的突破 | 2015-12-09 22:13 |
马勒生平年表 | 2015-11-17 09:52 |
+ 展开更多 >> |
图片 Photos
热门作品 Works
马勒 - D大调第1交响曲「泰坦 / 巨人」 | 作曲 1884-1888 ♬ |
马勒 - 升c小调第5交响曲 | 作曲 1902-1911 ♬ |
马勒 - d小调第3交响曲 | 作曲 1896 |
马勒 - c小调第2交响曲「复活」 | 作曲 1888-1894 |
马勒 - 降E大调第8交响曲「千人」 | 作曲 1906–1907 |
马勒 - 大地之歌 | 作曲 1908-1909 ♬ |
+ 查看更多作品 >> |
艺术家名片 Card
全名 |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 | 国籍 |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 |
---|---|---|---|
出生 | 1860年6月7日奥地利帝国喀里斯特 | 逝世 | 1911年5月18日(51岁) 奥匈帝国维也纳 心绞痛发作,医治无效 |
籍贯 | 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 | 民族 | 欧洲 犹太 |
时期乐派 | 浪漫主义 | 擅长类型 | 交响曲,艺术歌曲 |
毕业院校 | 维也纳音乐院 | 师从 | 布鲁克纳,罗伯特·富克斯 |
代表作 | 九部交响曲(第十号未完成),《大地之歌》,声乐套曲《少年魔法号角》《旅行者之歌》《亡儿之歌》,大量歌曲,马勒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上最重要的指挥家之一。 | ||
作品 | |||
交响曲 | 作品标题、作品年代、首演地点、首演指挥
| ||
家庭 | 马勒的家庭来自波希米亚东部。他的祖母曾经是街头的卖艺人。在波希米亚(当时奥匈帝国的一部分),马勒一家属于一个不太受欢迎的的德语小社群,并且又是该社群中不太受欢迎的犹太人。这影响了古斯塔夫·马勒未来的无归属感。作曲家的父亲,伯恩哈德·马勒(Bernhard Mahler),后来经营起酿酒厂,家境有所起色。他在喀里斯特买了一座小房子,并在1857年与当地的肥皂加工商的19岁女儿玛丽·弗兰克(Marie Frank)结婚。次年,降生一子,但早夭。两年后的1860年7月7日,次子古斯塔夫出生。[详细] | ||
童年 | 1860年12月,伯恩哈德·马勒携妻儿搬到了伊赫拉瓦。在那里相继有12个孩子降生,但一半都早逝。此时的伊赫拉瓦是个有两万余人口的商镇,古斯塔夫有机会接触到民间的音乐,比如街头的歌谣、舞蹈的曲调、军乐的小号声等。这些元素之后都在他的创作中有所体现。 古斯塔夫4岁时,发现了祖父母的钢琴,并立刻就开始了学习。他的演奏技术长进很快,在当地小有"神童"的名气。在10岁时,就在城里的剧院举行了公演。尽管古斯塔夫热爱音乐,他的学校评语称他经常走神、学业不佳。为了提高其成绩,他于1871年被送到布拉格的一所新学校中,但并不快乐,不久后就回到了伊赫拉瓦。 1874年,他的弟弟久病不治而亡。他试图在音乐中表达悲伤的情感,并在朋友约瑟夫·斯坦纳(Josef Steiner)的帮助下开始创作一部歌剧《士瓦本的厄尼斯特公爵》(德语:Herzog Ernst von Schwaben),以纪念死去的弟弟。该作品如今词曲均佚。[详细] | ||
近年来的复兴 | 据美国作曲家大卫·希夫称,伦纳德·伯恩斯坦在1960年代一手将马勒从故纸堆中拯救了出来。不过之前五十年里,马勒受到的忽视只是相对的;和当年巴赫死后的窘况更无法相提并论。不过在伯恩斯坦之前,巴比罗利、米特罗波罗斯等指挥家已经重视起马勒起来。 自1960年起,马勒成为了最常被录音的作曲家之一,多位指挥家录制其交响音乐全集。其作品也成为音乐会上常见的曲目,在欧洲甚至产生了过热的现象。哈罗德·勋伯格评论道"难以想象还有哪位作曲家引起了这样的忠诚"。对这种趋势,库克解释道,是由于反浪漫主义思潮的衰落,社会渐趋自由,品味多元化,以致原本抵制马勒的西、法、意等国,也对马勒产生了热情。罗伯特·卡尔(Robert Carr)的理论称CD的发明使得马勒那些长而艰深的音乐在家里也可以重复播放,反复聆听。 在1902年2月16日,给爱尔玛的一封信中,马勒称:"他(理查·施特劳斯)的时代结束后,我的时代才会来临。我多么希望能够亲眼见到这一刻,并且有你在我身旁陪伴!"其实马勒如果寿命长些,是有可能见证此时的:他的大约同时代人理查·施特劳斯活到了1949年,而比马勒仅年轻五岁的西贝柳斯则直到1957年才去世。 | ||
影响 | 马勒对后世影响相当深远。其最初的追随者包括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此三人创立了第二维也纳乐派。马勒的音乐也影响他们后来向无调性音乐的转变。尽管马勒个人反对无调性音乐,但对于勋伯格的作品以及其大胆的原创性,还是进行了鲜明的辩护。勋伯格的弦乐四重奏首演时,据说马勒差点与捣乱者进行肢体冲突。此外,勋伯格的Op. 24《小夜曲》,贝尔格的《为乐队而作的三首乐曲》和韦伯恩的《六首乐曲》中,都能找到马勒《第七交响曲》的影响。 其它受马勒影响的作曲家包括科普兰、贝里奥、肖斯塔科维奇和布里顿。钢琴家兼指挥家阿什肯纳齐在谈到马勒与肖斯塔科维奇时说,二者的联系"紧密而显著",他们都表现了"个人与丑恶世界的抗争"。评论家米切尔(Mitchell)在关于布里顿《大提琴交响曲》首乐章的评论中强调道"这种令人眩目的透明感和配器手法,是马勒曾精心筹划并建立的",并说"即使马勒自己的音乐没有存留,他依然在后人的继承中得到永生"。 马勒也影响了曾经与他共事,事业上受其助力的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与奥图·克伦培勒。 |
简介 Biography
古斯塔夫·马勒 (Gustav Mahler,1860年-1911年),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及指挥家。出生于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童年即显露音乐的天才,六岁参加钢琴比赛,八岁已能为别的孩子教课,十五岁进维也纳音乐院学习,后改学作曲及指挥。1885在莱比锡指挥门德尔松的清唱剧《圣·保罗》获得巨大的成功,后被聘为布拉格歌剧院指挥。还曾在莱比锡、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地歌剧院任指挥,遂成为当代最伟大的指挥之一,是现代音乐会演出模式的缔造者。1907年脱离歌剧院,旅居美国,先后任大都会歌剧院的乐队和纽约爱乐乐团的指挥。工作之余从事创作,共写了十一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
马勒的交响曲在形式上具有构思宏伟,规模庞大的特点,只有巨型的交响乐队才能演奏;在风格上,他力求发展维也纳古典交响乐的传统,作品现象鲜明,题材渊源于维也纳民间风格性音乐,而且,他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八交响曲都加入了人声,大大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代表作有交响曲《巨人》、《复活》和《大地之歌》等等。
生平
古斯塔夫·马勒(德语:Gustav Mahler,1860年7月7日-1911年5月18日),波希米亚出生的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当时被视为杰出的指挥家,作曲家。
马勒生于奥地利帝国波希米亚的卡里什特(今属捷克)的一个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家庭,1875年获准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向茱里奥斯·艾柏士坦(Julius Epstein)学习钢琴,随后又到维也纳大学修读布鲁克纳讲授的课程。他第一次尝试作曲,是为了参加一场歌剧比赛而写下悲叹之歌(后来马勒把这部作品改为合唱曲)。不过他并未成功,于是把注意力转向指挥。1880 年他在巴德哈尔市(Bad Hall夏季剧院获得第一份指挥工作,以后他陆续担任多家大型歌剧院指挥──1881年在莱巴赫城市剧院,1882年在奥洛穆茨,1883年在德国卡塞尔皇家宫廷歌剧院,1885年在布拉格的日耳曼歌剧院,1886年在莱比锡城市歌剧院,1888年成为匈牙利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院长,1891年则在汉堡歌剧院任院长,任职六年,1897年在维也纳歌剧院任院长及首席指挥。
于汉堡歌剧院任职期间,他在史坦因巴赫度过夏天并专心于作曲,这段时间里马勒完成了第一号交响曲和“少年魔法号角”。 1897年,为了保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艺术总监这个极具声望的位置,原是犹太教徒的马勒改信天主教(当时并不容许犹太教徒担任这个职务),自此十年他都留在维也纳,以其近乎苛求的完美主义著称。一年之中他花费九个月管理歌剧院,剩下三个月主要待在麦亚尼希作曲;他有一栋小房子位于沃特湖畔,马勒在此创作了第二号至第八号交响曲。 1902年,与爱尔玛?辛德勒结婚,育有两个女儿;长女在1907年过世,同年他被诊断出患有心脏病,还失去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职务──马勒试着在维也纳表演他并未被广泛接受的作品,却受到多数反犹太的媒体攻讦抨击。纵然第四号交响曲曾获得些许好评,一直到1910年第八交响曲首演,马勒才真正在音乐上得到肯定,之后的作品皆未在他生前公开演出。
马勒一直承受着越发严厉的反犹太攻击,直到1907年几乎已是忍无可忍,同年接下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指挥职务,1908年也指挥了一季,却因为大都会转念支持托斯卡尼尼而被停职。隔年又回到纽约担任新成立的纽约爱乐交响乐团指挥,大约此时他完成「大地之歌」与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第九号交响曲。1911年二月最后一次前往美国,此时马勒的病况严重,在他要求之下被送回维也纳。1911年5月18日,马勒因链球菌感染病逝于奥匈帝国内的维也纳,留下未完成的第十号交响曲。死后葬于维也纳格林清墓园。
马勒在指挥工作之余,从事音乐创作。共写作十部交响曲、四部乐队伴奏的声乐套曲、一部清唱剧及五首歌曲。他的代表作有交响曲《巨人》、《复活》,歌曲—交响曲《大地之歌》等。马勒的创作构思宏伟,篇幅庞大。有时音乐过于复杂。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交响曲音乐的重要作曲家。
评价
古斯塔夫·马勒((GustavMahler),1860年7月7日出生于波希米亚卡里什特城,1911年5月18日逝世于维也纳。
作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德奥音乐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马勒在他的九部交响曲和未完成的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以及声乐套曲《漫游者之歌》、《少年魔号》、《悲叹之歌》、《亡儿之歌》、《吕克特歌曲》等作品中继承了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舒曼等前辈大师的传统,同时又从时代精神很中汲取丰富营养,确立了一种充满表现力的新的音乐语言。
马勒曾说:“我的时代会到来的。”这一具有悲怆色彩的预言在他逝世半个世纪后奇迹般地应验了,马勒音乐的崛起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音乐现象之一。虽然直到六十年代还有人认为马勒的音乐中充满“无谓的喧哗与骚动”,而今天的听众中也有人更多地从马勒高度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中感受到新奇或怪异,但马勒音乐的伟大和艺术价值已得到举世公认。
正如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所言:“马勒作品的最高价值不在于它通过引人注目、大胆、冒险或怪诞等显示出来的新奇,而在于这种新奇被融入到优美的、充满灵感的、深刻的音乐之中,在于这种音乐高度的艺术创造性和深厚的人性内涵所具有的永久价值。这一切使之在今日仍充满生命力,并拥有美好的未来。”
影响
某些角度来说,马勒在追随者眼中扮演的关键性角色,让他俨然成为现代音乐的海顿。他的作曲风格对勋伯格、韦伯恩、与贝尔格造成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曾经与他共事,事业上受其助力的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与奥托·克伦佩勒。他们将马勒的音乐介绍至美国,更改变了好莱坞电影配乐的做法。他不只是个作曲家,更是提倡革新的指挥,他的理论、技巧至今仍使用。他时常说:「传统只是伤感。」,还要求大量排练曲目;即使这么做让公演品质比过去更为精进,终究导致马勒与乐团之间关系紧张。
马勒在世的时候,其作为指挥家要比他作曲家的身份名气来得要大,还被认为19、20世纪最重要的指挥家。可惜马勒不曾留下录音。但根据旁人的描述,马勒指挥时动作幅度很大,非常投入。
作品长期不被接受(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他犹太人身分),让马勒说出了那句名言:「我的时代将要来临。」二十世纪中期,他的时代的确来临。那些早已认识他的人与包含莱奥纳德·伯恩斯坦在内的同世代指挥家拥护马勒,渴求于探索音乐新浪潮的广大听众看来似乎织成了拥护支持他的时代。马勒的作品全集很快地被录制,他的作品成为许多指挥登上职业颠峰的验证。
20世纪后期新发展的乐理得以对马勒的曲目做出改动,数次完成第十号交响曲的尝试,还有其它曲目的修订。莱奥纳德·伯恩斯坦,克劳斯·滕斯泰特,皮埃尔·布列兹、里卡多·夏伊、朱塞佩·西诺波里,克劳迪奥·阿巴多、柏纳·海汀克、小泽征尔、西蒙·拉特爵士、麦可·提尔森·汤玛斯与本杰明·山德尔等数字指挥是乐界公认诠释马勒的好手,他的音乐将继续吸引听众。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