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2008-10-30 09:06 兰州晨报 田辉成
10月14日晚,首届甘肃音乐“黄钟奖”在金城大剧院举行颁奖仪式,5名老艺术家获终身荣誉奖,9名在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被授予音乐成就奖,15首作品获歌曲创作奖。
“黄钟奖”功臣
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毕忠义说,我省最高音乐奖以“黄钟”冠名,更符合音乐的内涵。黄钟为古乐十二律之一,音调最为洪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中,宫属于中央黄钟,五音十二律由此而分。
毕忠义说,因为是首届,此次“黄钟奖”首先授予那些对甘肃音乐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艺术家。音协的具体想法是:肯定以往的成绩,推动未来创作事业的发展。“歌曲创作奖”第一届只有声乐作品,以后会逐项推广开来。
邸作人、庄壮、张枭、张星点、安军5位为推动甘肃音乐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被授予终身荣誉奖。邸作人是陇剧音乐的“三元老”之一,也是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位,目前甘肃省音协的根底也是他主政时打下的。国家一级作曲、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庄壮曾为歌剧作曲10余部,1980年率先提出研制敦煌壁画古乐器的设想并获得成功,受到专家学者的普遍赞誉。张星点和安军是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员,多年来致力于军旅歌曲创作,成绩斐然。
我省早期的经典歌剧音乐当属向阳川》,上个世纪60年代曾风靡全国,被周总理誉为“继《白毛女》、刘胡兰》、《洪湖赤卫队》之后又一出好戏”,其音乐主创者就是包学良,因当时他被打成右派,没有署名,这次被授予“歌剧创作成就奖”也是一次正名”。《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即轰动全国,是新时期我省舞剧的辉煌成果,“舞剧音乐创作奖”归属该剧作曲韩中才、焦凯也在情理之中。
“花儿皇后”苏平17岁进入甘肃省歌舞团,历经40多年,其演唱独具一格,具有时代气息,融会贯通各民族民歌特色,为弘扬“花儿”演唱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被授予花儿演唱成就奖”。
我省在交响乐方面虽是弱势,但近年来也有出色表现:非学院派出身的天水音乐家薛文彦连写了《跳弦》、《母亲》、《和谐》三部作品并在京城成功上演,兰州大剧院苏孝林院长又将原本40多人的管弦乐小乐队打造成在西北名列前茅的交响乐团,实属难得。前者获“交响乐创作奖”,后者则捧走了“音乐艺术组织奖”。
“金牌搭档”
“窗望兰山坡,出门见黄河;温饱一碗饭,苦乐一支歌。”这是著名歌词作者邵永强的自娱诗,也是我省所有音乐人的心声的反映。
邵永强和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尚德义是甘肃乐坛公认的“金牌搭档”:由尚德义作曲、邵永强作词的歌曲《大漠之夜》、《牧笛》、《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分别两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和两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次,这对搭档分获“音乐文学创作奖”和“特殊贡献奖”,当之无愧。
尚德义1932年生于沈阳,日寇侵占东三省后随父来兰,一住13年。小时候喜欢坐羊皮筏子听筏客子唱“花儿”,大西北这片贫瘠土地上蕴含的深厚文化在他心中印象十分深刻。1992年,已名满天下的尚德义不顾花甲高龄,重新回到他称之为“第二故乡”的兰州,指导西北音乐人学习作曲,并于5年后接受他任教的吉林艺术学院毕业的学生、西北民族大学音舞系(现音舞学院)主任李曙明的邀请,受聘西北民大教授,挑起了为西北培养作曲人才的重担。
受聘后,尚德义频繁到甘肃各地采风、讲学,西北民大、西北师大、河西学院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声音,他则给中国音乐留下了一批杰出的音乐作品,《大漠之夜》和《牧笛》这两部合唱作品从第六届北京国际合唱节起就成了比赛规定曲目,并列入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声乐曲选集》。十年来,尚德义培养的双专业复合型人才已经在音乐界崭露头角,他所创立的民大音舞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得到国家认可,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2年和2007年,“尚德义教授作品音乐会暨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在西北民大召开,甘肃省音协主席彭根发高度评价了尚德义的音乐艺术,称在当代中国乐坛“无出其右”,中国音协主席傅庚辰赞扬他“有德有义”。
69岁的邵永强是我省土生土长的歌词家、诗人,初中就开始发表作品,后来到新疆,在生产建设兵团劳动了15年,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随身带的一本《唐诗三百首》都翻烂了。
邵永强说,他的创作得益于养育他的这片土地。他对敦煌情有独钟,曾11次去敦煌采风、游玩,他有不少作品就是写敦煌的,如《走进敦煌》、《大漠之夜》、《长相思在敦煌》等,大漠、戈壁、高山、绿洲,构成了其作品中雄浑、凄凉的美景,业内有评论家归纳为“三苍”:沧桑、苍劲、苍凉,著名歌词作家乔羽写信给他,说他的词“已臻佳境”。
邵永强说:“尚老师来甘肃十多年,一方面成就了他的音乐,另一方面造就了我。”他和尚德义教授相识于1993年。2000年,两人合作的作品《大漠之夜》摘得“金钟奖”金奖第一名,《走进新时代》、《春天的故事》、《爱我中华》(乔羽作词)、《青藏高原》都排在《大漠之夜》之后。2003年10月,深圳合唱团携《大漠之夜》在意大利参加“第五届意大利国际合唱比赛”获三项大奖,当地媒体报道称听众“热泪横流”。
此次获得“歌曲创作奖”一等奖第一名的仍是两人珠联璧合的精品———《向往西藏》。邵永强说,“向往”是真的,内地各省市区中,唯独西藏他没去过。
老红军和“名门之后”
毕忠义说,在国内音乐界,像张星点老人那样很早就参加红军,历尽磨难,解放后又多次受到不公正待遇,却一直坚持艺术创作的音乐家,应该绝无仅有。
张星点原名心典,1933年参加红四方面军时年仅9岁,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进入宣传队,从此与文艺结缘,先演唱后搞演奏,最终成了一名军旅歌曲作曲家。
“我改名字是有典故的。”如今已是84岁高龄的张星点说,他小时后就喜欢音乐,特别崇拜冼星海。1939年部队派他到延安学习,冼星海给他们讲指挥课,“粉丝”见了“偶像”,心愿终得偿。一次延安的烽火剧团在编排一个舞蹈,请冼星海给配曲,冼星海抱着一把三弦,一边看舞一边琢磨配乐,舞跳完曲子也配好了,张星点简直佩服得要死,一心想给冼星海当勤务员,部队又不放,目的虽没有达到,但想跟冼星海学音乐的初衷不改,遂改名“星点”,意为即便不能学到冼星海的全部本事,哪怕只有一点儿也行。
1941年,张星点的第一首乐曲《春燕归》问世,之后一发不可收,相继创作了《参军》、《新小放牛》、《沈家岭战斗》等一批很有影响的音乐作品,体裁包括话剧、歌剧、歌曲甚至秦腔。#p#副标题#e# 毕忠义称省音乐家协会顾问张枭为“名门之后”,他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儿子。在张枭刚搬进的新家墙上,挂着大师81岁时在台北外双溪的住宅“摩耶精舍”拍的照片。“一直在忙搬家的事,我都不知道,后来朋友们打电话我才知道获奖的事。”张枭说。
张枭生在名画家之家却没有学美术,反而“喜欢音乐,愿意用功”。他说,小时候不理解父亲,父亲养家很辛苦,回家后脾气大,带着“躲”父亲的想法,1949年他跟着哥哥离家出走来到兰州,当时兰州刚解放,兄弟俩一起参军,进了文工团。上世纪50年代讲政治、论出身,因为有个“问题父亲”,张枭不得不离开部队,搞起了乐队和作曲,文革期间又受到揪斗,以前搜集的大量民歌资料和书籍也全烧了。
1975年落实政策,张枭到群众艺术工作室当音乐编辑,文联成立后到音协,办《祁连歌声》,从编辑当到主编,1999年又主持《小演奏家》,直到退休。
张枭的作品流传较广的有《黄河边的尕娃娃》、《尕妹妹跟你下四川》等。“今年元月,《中国音乐》还发了我的一首儿童歌曲,叫《往事如烟》,我戏言那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张枭说。
音乐理论奇才
李曙明教授本来对采访不感兴趣,但“黄钟奖”奖励了一批数十年来踏踏实实搞音乐的艺术家,像他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获了奖”,这位聆听“天籁之音”的学者感到很欣慰。
李曙明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造诣相当高,“音乐理论研究奖”非他莫属:他创立的“复频弹性律学”及课程体系集人类千年音律研究之大成,创立“音心对映”之和律论音乐美学及音乐意象力说,提出“一元万象”之文化艺术本体论理念,提出“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堂教学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的培养方式,为民大音舞学院硕士生、本科生开设了“音乐学术方法论”、“乐律学理论与实践”、“名作赏析”、“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等课程。
谈起律学,李曙明的劲头最足,从宫、商、角、徵、羽五音,最早的三分损益律、毕达哥拉斯律到纯律、十二平均律,以及艺术哲学的自律论、他律论,李曙明旁征博引,话匣子一打开,真是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正如他所说“我对律学是很看重的”,从在吉林艺术学院上学开始他就注目律学,倾注20多年的心血,1983年在《音乐研究》上发表第一篇论文,以14cent为变通法门综合创新了弹性十二平均律,弹性律制扬三律之长克三律之短,使旋律美、和声美、转调美融为一炉,一分为三的东西又合而为一了,“极高明而道中庸”,真正的通天彻地、天人合一。
李曙明的美学学说是“和律论”即“音心对映论”,是中国音乐美学、艺术哲学美学的自觉、自醒。“音乐是数学最明显的移植,音乐是最美的数学。”他的观点已经引起了音乐理论界的高度重视,这在乐坛是极罕见的。
李曙明二十年来发表的《音心对映论》、《弹性十二平均律》、《舞台教学简论》、《易乐经纬》已成音乐理论研究的重磅炸弹,“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已在乐坛掀起了波浪。
人才流失的忧虑
毕忠义说,虽然“黄钟奖”展现的情况已很不错了,但就目前而言,甘肃乐坛的整体实力和我省的经济水平一样,在全国处于靠后的位置,导致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才的大量流失和艺术家的老化。
“音乐是要靠经济来扶持和做后盾的。”由于好一些的创作人员都“飞”走了,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流失的同时资源也流失了,年轻的虽然还有几个,如西北民大的赛音、陈世祥,西北师大的盛鸿斌,在乐曲创作上已逐步“长大”,但大作品仍力不从心,而老一代大都已退休,创作上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
毕忠义认为我省最强的在歌曲创作方面,但没有特别出色的。演奏方面乐观的一面是院校就读的学生较多,这是乐团建设的有利条件,但乐团改革的步伐迈得太小,人员能进不能出,也是大问题。另外,乐队缺乏优秀的指挥人才,省歌舞团居然没有指挥,兰州歌舞剧院虽然有一个,也没有用好。
针对上述问题,现在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借船出海”,请国内的优秀音乐家来甘讲学,但这在一定的时期是对的,缺点是剧团不养作曲,创作力量越来越少,弱化了本省创作力量。而且,省市剧团都是各自为政,两边都缺人,又都有人才浪费情况,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
毕忠义说,现在需要的是像尚德义教授一样能扎下根来培养人才的优秀教师,一个人就能带动一片。陈世祥、赛音是尚德义带出来的学生,已在全国大赛中崭露头角。师大音乐学院的盛鸿斌也是作曲界的新生力量。在本届“黄钟奖”获奖作品中,陈世祥、盛鸿斌各有两首作品获奖。尚德义的另一个弟子王珊也有一首乐曲拿到了“歌曲创作奖”优秀奖。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推荐 Recommend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