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Overview

其实,中国乐迷历来对浪漫主义有某种好感。浪漫主义的情与美,是中国文化在人性里面的两个支点。消费主义主导的世界,情和美的意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不堪。

相关 About

格里格 Edvard Grieg 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

时间:2013-10-14 23:16 深圳特区报 贾晓伟

贾晓伟

题记:今年,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诞辰170周年。作为民族音乐家,从他的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北欧神奇的风光,斯堪的纳维亚郁郁苍苍的森林。直到今天,格里格的作品首先是挪威的音乐名片。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不再现场演出并开始痴迷录音的钢琴家古尔德,为加拿大广播公司录制一档名叫《北方的观念》的节目。1967年适逢加拿大建国百年,古尔德创意的这档录制人声的节目,赶在年底在电台播出。做事向来投入,甚至有些任性的他,在这档节目中的命题是——通过采访加拿大北部边区居民,探讨孤独的处境与个人信仰之间的关系。擅长弹奏对位音乐的古尔德,用一种崭新的剪切方式,让录制的多重人声也产生某种对位。此后不久,他于1971年和1973年开始录制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钢琴作品。后来的录音版本由索尼公司出品,封面是白色的,古尔德戴鸭舌帽的照片居于封套的中心位置。

为什么要录制格里格?对于古尔德这个痴迷钢琴作品复杂性的人,格里格的作品稍显简单。由于其他钢琴家的演绎,格里格被冠以“北欧肖邦”的名义。在作曲家群落里,德彪西尤其看不上格里格,认为他的作品甜美、感伤,像是糖果。当然,对于巴托克这样热衷收集民间音乐的作曲家,还是对格里格评价甚高。古尔德平生几乎不录肖邦的作品。在他看来,欧洲古典音乐分为北方和南方,北方结构谨严,以巴赫为代表的作曲家是北方音乐的代表;而以莫扎特为代表的南方音乐,充满感官与游戏的面目。古尔德出生在一个清教徒家庭,曾自许为“最后一个清教徒”。制作“北方的观念”这档节目,对他而言是对隐秘先辈内在精神的寻找。也许正基于此,他对也属于欧洲北部,却带有不少南部情调的格里格一度钟情。他甚至说,格里格的音乐里有先前没有发现过的秘密。

但准确地说,格里格的音乐并不能体现古尔德所想象的那种“北方的观念”。他的钢琴作品偏于抒情,是古典曲式与挪威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其创作里,挪威民间舞蹈、童话里的各种精灵与神怪,游走于音符。从定位上讲,格里格更是一个民族音乐家,无论是结构与力度,还是对钢琴和弦的运用,都不能与巴赫、贝多芬以及肖邦同日而语。从他的作品里我们能感受到北欧神奇的风光,斯堪的纳维亚郁郁苍苍的森林。他的许多小品,非常接近于西班牙诗人洛尔迦的小诗,那是一首首来自安达卢西亚的美妙谣曲,可以伴着吉他歌唱。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在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认知更加强化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代言人与符号,比从前更受人重视。比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以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为传播符号,格里格的作品在今天首先是挪威的音乐名片。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轻音乐风靡全球。一些电声乐队改编古典音乐大师的作品,以期赢得商业效益。那些旋律简单而抒情性强的作品,往往被轻音乐家看重。格里格便是这么一个作曲家,他的许多作品被改编成为有点甜腻的轻音乐;学者与专家由此把格里格放到二流作曲家的队伍里,几乎把他的作品看成廉价、流行的产物。当然,古尔德从来不会这么看(他母亲的祖上甚至与格里格家族有点沾亲带故)。他把格里格当做一个伟大的钢琴作曲家对待,用一种个人风格的阐释,让轻音乐化的格里格,变成他的“北方”的格里格。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真是一个阐释的时代,无论听古尔德弹格里格,还是听普列特涅夫演奏肖邦,都能强烈地感受到那些演绎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格里格与肖邦。弹奏者的个人解读取代了一切。各种不同风格的演奏,让既定文本面目全非。

近年让格里格的钢琴曲大放异彩的,是一个生于1975年的克罗地亚钢琴家。他叫马克西姆,长相俊美,身高两米多,是玩钢琴的跨界高手,常以电子乐队与钢琴的搭配在世界各地演出,一时风靡。其招牌曲目之一就是格里格《a小调钢琴协奏曲》。当然,马克西姆不按古典的方法演奏,而是对文本进行改造。他把古尔德所认为的“北方”的格里格,变奏为“南方”的格里格,直至娱乐时代的格里格。声音对他而言,是一种游戏与魔术。“北方”“南方”在此没有了界限。

投稿、挑错、建议、提供资料?在线提交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快来抢占沙发吧!

热门音乐人 Arti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