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verview
资讯 Guides
惆怅的人与乐——戴流士 | 2017-09-09 00:39 |
戴留斯生平与作品介绍 | 2017-09-08 18:37 |
戴留斯的挪威情结 | 2017-09-08 18:28 |
热门作品 Works
戴留斯 - 孟春初闻杜鹃啼 | 作曲 1912 ♬ |
戴留斯 - 佛罗里达组曲 | 作曲 1887 |
戴留斯 - 合唱《生之弥撒》 | 作曲 1905 |
戴留斯 - 布里格集市 | 作曲 1907 |
戴留斯 - 歌剧《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 作曲 1900 |
戴留斯 - 伊尔美林前奏曲 | 作曲 1931 ♬ |
+ 查看更多作品 >> |
简介 Biography
弗雷德里克·阿尔伯特·西奥多·戴留斯,CH(英语:Frederick Albert Theodore Delius,1862年1月29日-1934年6月10日),又译“大流士”,“弗雷德里克”又作“弗里茨”(Fritz),德国血统的英国作曲家。
祖籍德国,曾就学于莱比锡音乐学院。1888年后移居巴黎,潜心研究作曲艺术,受德彪西、格里格等人的影响。代表作有交响诗《布里格的集市》、《河上的夏夜》、《巴黎,伟大城市之歌》等。
生平
戴留斯的父亲是来自德国比勒费尔德的羊毛商人,戴留斯少年时从父经商,曾到德国和美国工作,后决定从事音乐事业。1886年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并结识格里格。次年到巴黎居住并与拉威尔等人交往。1897年结婚后,定居在枫丹白露附近的格雷兹絮洛安,专心从事创作。1918-1922年曾短暂返回英国,后由于健康原因返回法国。晚年由于梅毒后遗症而瘫痪并双目失明,靠助手芬比帮助完成了最后一批作品。芬比也因为这个无私奉献的事迹而名垂青史,他本人曾写过一本书专门讲述他做戴留斯助手的经历。1934年逝世于格雷兹絮洛安。
音乐
戴留斯对自然景物极为敏锐,善于描写大海,春天和田园风光。作品常用缓慢速度,形式不拘一格,和声清澈优美,配器富于特色,情调近似印象主义,但音乐语言较为保守,因受格里格影响而多有浪漫主义与民族乐派的因素。戴留斯的音乐最初在欧洲大陆非常流行,但在英国的声誉很晚才得以建立。著名指挥家比彻姆一直致力于推广戴留斯的作品。
著名作品
- 歌剧《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的间奏曲《走向天堂乐园》尤为著名)
- 管弦乐《布里格集市:英国狂想曲》(根据珀西·格兰杰所收集的一首民歌而作)
- 为小乐队而作的两部小品:《孟春初闻杜鹃啼》《河上夏夜》
- 四部协奏曲,合唱《生之弥撒》《海之漂流》《日落之歌》,四首小提琴奏鸣曲,大量艺术歌曲
艺术成就
1.创作受法国音乐影响,具有晚期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风格,与德彪西的音乐有相似之处,作品多描述自然景色,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
2.音乐中常用全音音阶以及紧张变化、平行的和声进行,配器色彩纯净透明,音响丰满,音乐情绪热情洋溢。如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间奏曲《走向天堂乐园》就是其中一例精美绝伦的作品。
大事记
- 1862年 1月29日出生在布雷福德
- 1874年 进入班德福德学校
- 1882年 赴瑞典、挪威、法国
- 1884年 到佛罗里达的索拉诺
- 1886年 返回欧洲、入学莱比锡音乐学院
- 1888年 结识格里格、同年离开莱比锡到法国
- 1897年 与罗森小姐结婚,并定居在格累兹絮洛安
- 1900年 完成歌剧《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 1905年 完成《生之弥撒》
- 1907年 《乡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德国首演,创作《布里格集市》
- 1910年 健康情况开始恶化、创作《孟春初闻杜鹃啼》
- 1912年 《海漂》参加伯明翰音乐节获得成功
- 1915年 小提琴奏鸣曲在曼彻斯特首演
- 1916年 完成《安魂曲》与《传奇》
- 1920年 完成《高山之歌》
- 1926年 喜欢上了无线电,健康情况江河日下
- 1928年 芬比成为戴留斯的晚年助手
- 1929年 最后一次英国之行
- 1933年 艾尔加拜访了戴留斯
- 1934年 杰尔卡因癌症动手术住院,戴留斯在芬比和护士的陪伴下走完了最后的日子,6月10在格累兹絮洛安去世,享年72岁
人物评论
戴留斯(FrederickDelius)是英国十九世纪作曲家,与埃尔加和沃恩.威廉斯并称为英国作曲界的三巨头。他自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长大后子承父业经商,却初心不改半道改行,最终顺从内心,在观赏了瓦格纳《纽伦堡名歌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音乐。
喜欢戴留斯是从聆听他的《孟春初闻杜鹃啼》开始,他的代表作还有歌剧《乡村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海的漂流》、《告别之歌》、《生之弥撒》,管弦乐《布里格集市》、《河上夏夜》以及交响诗《夏日庭院》等。
戴留斯虽为英国人,却游离于英国,深受法国影响。他1888年移居巴黎,与法国作曲家弗雷、拉威尔和画家高更等结为好友,所以,他的作品具有印象主义风格,与德彪西一脉相承,有“英国的印象派”之称。
戴留斯善于制造旋律,但不是那种让普罗大众一听就爱上的主流旋律,而是让人一旦爱上就深爱并爱屋及乌的那种。其早期的抒情气质来自格里格的影响,挪威与北欧便也由此成为他音乐描绘的风景对象。
他注重音乐的流动感,其作品仿佛用音符谱就的时空绘画,因而有“风景音乐画家”的美誉。他的创作风格不拘泥于形式,即兴感十足,明艳、通透,性灵、梦幻,如一缕淡淡的雾霭,透着一种智识的高贵。
戴留斯虽才华横溢,但声名却远不如德彪西远播,他的音乐为世人喜爱,完全得益于英国指挥家比彻姆(ThomasBeecham)的鼎力相助。晚年的戴留斯饱受病痛折磨,先是梅毒缠身,继而双目失明。不晓得伟大的音乐家为何结局多如此悲怆,当真是天妒英才!
用户评论 Reviews [ 发表评论 ]
TyleJan. 29, 2019, 1:32 p.m. 英国的德彪西 |